(中国文化报)中国—东盟艺术教育交流鼓点渐密 ——第11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侧记
宾 阳 艺 苑
舞台上,一群苗家妹子踏着节奏轻柔的鼓点有力地摆动着双臂缓缓出场,金黄色的舞裙随着姑娘们的舞步移动而旋转起来,宛如一朵朵绽放的太阳花。这是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师生带来的苗族民间舞教学展示。9月9日,广西南宁迎来了第11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来自中国以及东盟国家的院校师生相聚绿城,一展风采。
为搭建校际艺术教育交流平台,丰富在校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199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联合举办首届广西“红铜鼓”中等艺术教育专业大赛。此后,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逐步成为广西中等艺术教育领域的盛会。2008年,在文化部的指导下,大赛更名为“‘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
“之后,参与学校由中等艺术学校扩展到高等艺术院校,参与范围由广西拓展到全国和东盟国家,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广西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班华勤介绍,今年适逢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本届展演列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配套活动,既丰富了文化论坛的内容,又借助该平台提升自身影响力。
本届展演分为舞台艺术类教育成果展演专题晚会、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艺术教育优质课堂现场观摩、艺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四大类。活动收到报名参展作品2769个,报名参展人数6012人。经过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出优秀作品483个,其中,舞台艺术类作品152个,美术作品298幅,优秀论文33篇。本次成果展演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选出48个舞台艺术作品、162幅美术作品于9月在南宁进行集中展演。
“本届展演的参与学校、参展作品类型、参赛节目的数量均为历届之最。”广西文化厅人事处副处长袁晋介绍,本届活动参与对象来自中国戏曲学院、老挝国立艺术学院、越南国立音乐学院、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等143所国内外院校,而上一届仅有49所国内外院校参与。
舞台艺术类教育成果展演专题晚会现场精彩连连。云南艺术学院刘入娜等学生带来的改编版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豪迈大气的曲风让观众耳目一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刘佳乐与同学们演绎的《关中情》,高亢激越的唢呐声与清脆婉转的钢琴声互相碰撞、交融,别具一格;老挝国立艺术学院学生献上的《老挝传统舞蹈》充满了异域风情……
一袭艳丽的红衣、一曲悠扬的民歌,《竹笛声声》这首歌颂爱情的越南民歌让观众记住了越南歌手杜氏清花。从小就喜欢中国民歌的她,2013年到广西艺术学院留学。杜氏清花说,希望两国的民歌艺术能有更多的交流,以此进一步促进中越两国的友谊。
同样因为喜爱中国艺术而来华留学的华侨大学音乐表演系马来西亚留学生李富彤的表演则掀起晚会的另一高潮。只见他的指尖熟练地在中国古老的乐器——古筝上弹拨、翻飞,流畅地演奏着《丢丢铜》。“8年前我在马来西亚开始学习弹奏古筝,来到中国之后,这里更系统化的音乐教学让我收获很大。”李富彤说。
在教与演相结合的艺术教育优质课堂现场观摩活动中,杂技基本功、戏曲打击乐、舞蹈基本功和民间舞等丰富、系统、直观的教学展示,让外国友人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赞叹不已。“接下来是直腿吊,它的练习要领是用腹肌力量将双腿摆直。”在广西艺术学校杂技专业教师麦舟的解说下,两个小演员现场展示的高难度杂技动作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看到了老挝与中国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差距,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把中国先进的艺术教学经验与老挝的教育实际相结合,促进本校艺术教育更好地发展。”老挝国立艺术学院舞蹈老师Khampeng Inlavong表示很乐意把老挝的学生送到中国来学习。
相比专题晚会、课堂观摩的热闹活泼,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却是另一番韵味。生动传神的人物肖像、雄伟壮丽的桂林山水、景色优美的东盟海港、令人神往的古街老巷……在一幅幅画作前,人们纷纷举起手里的相机、手机,将这些画作拍下来,留待慢慢回味。
“‘红铜鼓’已经走过20年,我们下一步会继续提高活动的影响力,争取吸引更多区外院校参与,搭建一个更多层次、更宽领域的中国与东盟国家艺术院校校际交流平台,提升艺术职业教育水平,推动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班华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