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7年9度空缺 2016年“花落”大亚湾实验

11.01.2017  05:01

  翘首以待,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揭晓,“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9日获得殊荣。

  这个自然科学领域最受瞩目的奖项17年来曾9度空缺,可谓“慎之又慎,宁缺毋滥”。得奖的大亚湾实验到底是什么?

  从时间开始的那一刻起,中微子就无处不在,构成了世界的本源,但人类认识它却仅有80余年,还留有许多未解之谜。

  中微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因此,虽然每秒钟有亿万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更让科学家“郁闷”的是,中微子还会玩“失踪”。如果把中微子比作苹果:理论预期太阳释放100个绿色苹果,可地球上只看到了35个,为什么?科学家后来知道,因为有65个绿苹果变成了黄色或者红色,这就是“中微子振荡”。

  一切取决于科学家能否掌握中微子振荡的秘密,或者说是“苹果”变色的概率。

  一个名为θ13的参数这时候成了焦点,大亚湾实验就是要找出θ13的大小。

  找出θ13的大小,就是不仅要“捉住”神秘的中微子,还要让它开口说话,“交代”宇宙的一个终极秘密。

  一场重量级的竞赛展开。除了大亚湾实验,几乎同时启动的还有法国Double  Chooz、韩国RENO反应堆实验,此外,利用加速器中微子的两个实验——日本的T2K和美国的MINOS也高速进行。谁先测到θ13,谁就赢得这场全球科学家的赛跑。

  从大亚湾核电站的山底一路向下,穿过3000米隧道,位于实验厅里的中微子探测器正静静“”在深蓝色的超纯水中,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来自核反应堆的中微子。

  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实验拔得头筹: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概率。这一成果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并被美国同行誉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

  “韩国科学家的结果只比我们晚了25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负责人王贻芳回忆。

  截至目前,大亚湾实验已经收获了累累硕果,首次报道测量θ13的文章被引用上千次,成为高能物理研究的经典文献之一。

  综合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