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证明”的本质是推卸责任

09.04.2015  18:35

  “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是北京市民陈先生的一句感慨。原来,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那么,该如何证明陈先生的父母是他的父母?最终,陈先生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免去了这项证明。(4月8日《人民日报》)

  陈先生的遭遇有多处奇葩的地方:一是“妈就是妈”,怎么还需要证明?当父母子女关系都需要证明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和关系是可信的?二是旅行社要一名紧急联络人,留下电话、地址等联系信息即可,要“你妈是你妈”证明何用?而最后陈先生交了60元钱“搞定”,也反证了这一证明的不必要性,甚至完全就是一种故意为难,变相收费!

  事实上,旅行社要证明陈先生的母亲是陈先生母亲,可以做陈先生出境的紧急联络人,只需要按照陈先生提供的电话号码等,给陈先生的母亲打个电话确认即可。但在实际操作中,旅行社却非得去要一个“你妈是你妈”的证明。其用意无非是推卸责任,是将自身相关责任推给开具证明的相关派出所等机构来承担。特别是等万一出了什么事,他们好拿出相关证明来,说一句:“看,我们有×××的证明!

  这种推卸责任的“奇葩”证明并非个例,比如有市民如买房被要求开“无房证明”,办理户口迁徙被要求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有些时候,相关证明完全就是多此一举;但更多的时候,开具证明者也往往云里雾里,不敢打保票,但限于规定或者碍于当事人求情,硬着头皮开。这摆明了也是一种互不担责,互相推卸责任。

  “奇葩证明”的实质是推卸责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是相关办事部门的核实等责任,却非得推给办事人或相关政府部门来开具证明;二是本是部门之间信息联网,信息互动,互相核实的责任,却硬是各自为政,不图合作与进步,将责任推给办事人和社会来承担。

  很明显,避免频频出现“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加强部门间信息联网与共享是关键,但最根本的问题,显然还在于加强各办事部门和机构的责任感,杜绝其相互推卸责任的服务意识!(刘鹏)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