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年 跨越时空彰显魅力
新华社杭州4月22日专电 题: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年 跨越时空彰显魅力
新华社记者冯源、李美娟、张建华
400多年前,在西方的英国和东方的中国,同时活跃着两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他们的作品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歌颂美和爱情,具有跨越国界和时空的魅力。机缘巧合,他们都于1616年逝世。2016年,中英两国分别迎来了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的纪念。
“在《牡丹亭》里,杜丽娘的父亲杜宝要吊打柳梦梅,而在《仲夏梦之夜》里,父亲伊吉斯对女儿赫米娅的自由恋爱也大为光火。他们的作品里都存在着‘规训-惩罚’的模式。”日前在浙江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举行的一次学术峰会上,杭州师范大学李公昭教授说。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时选择用戏剧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前者的作品是中国明传奇的最高峰,而后者的作品则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结晶,都是文化、艺术和舞台语言的高峰。戏剧的思想是共通的,假如当时有微信,他们俩会成为朋友,讨论‘因情而生,因情而死’。”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朱为总说。
对此,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教授黄振林认为,汤显祖借戏曲表达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愿望,与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对人类和爱情的赞美,思想上高度一致,但是相比之下,汤显祖生活在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时代,而莎士比亚已经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所以前者需要突破的阻力更大一些。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副会长邹元江说,目前学界渐有共识,明代晚期的中国,以王守仁、李贽等哲人为代表,发起了一次人文启蒙运动,汤显祖和他的作品是这一运动在文学上取得的成果,而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之一。两位文学巨匠在思想上有契合。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靝沅博士则表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常被视作中英戏剧的象征,其实他们更是两国文化及中西方文化的象征。他们没有机会阅读或观赏过对方的作品,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作品逐步从本国走向世界。他们的戏剧是世界各地学者一直不断探索钻研的文学经典,也是让全球读者和观众共享且回味无穷的文化粮食。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用各自的方式描画人类的共同价值、张力和真理,他们探寻生而为人的意义,触碰到父母子女间、爱人间、友人间的共同体验,谈论爱情、愤怒、嫉妒、憎恨、贪婪和野心、权力与傲慢,等等。”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副会长菲利帕·罗林森说,通过文化活动建立起的国民间情感联络,更具有持久性,更有力量。(参与采写:段菁菁、袁慧晶)
【 编辑:利雪娟 作者:段菁菁 袁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