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扶贫 加力攻坚
国务院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解决突出问题
行业扶贫 加力攻坚
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尽快补上全面小康的贫困短板,事关全局,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近年来,特别是《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发挥各自行业优势,扎实解决突出问题。行业扶贫正成为我国大扶贫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有力推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
超常规倾斜支持,让贫困地区吃政策“小灶”
6月17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齐村乡峪里村村民王全国家的屋顶上,正在免费安装光伏电站。以后,他家用电不花钱,用剩的还能并网卖,一年下来能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村支书王士安告诉记者,这比去年村民的人均收入还高。
王全国是光伏扶贫项目的受益者。去年底,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通知,鼓励各地开展光伏扶贫试点。
随着扶贫攻坚逐步进入“深水区”,有关部门采取超常规的倾斜支持,让贫困地区吃上政策“小灶”:
——很多贫困地区渴望水利工程,却又苦于没有配套资金。水利部以差别化政策减轻贫困地区水利工程资金压力。2014年,对贫困地区的中央水利投资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西部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与节水改造等公益性水利工程,中央补助比例提高到项目总投资的80%。
——国土资源部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用地空间。在编制下达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时,对贫困地区给予倾斜,优先保障异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
——为提升贫困地区医务人员水平,缓解贫困群众看病难,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派遣8320名医务人员对贫困地区县级医院进行重点帮扶,派出1万多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3644所乡镇卫生院,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及县乡卫生管理人员56万人次。
突破基础设施瓶颈,驱赶脱贫“拦路虎”
5月底,六盘山隧道全线贯通,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4省区61个贫困县区的1400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以往车辆经过六盘山需要一个多小时,如今用时缩短到不超过10分钟。
困于山,苦于路,这是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广大连片特困地区普遍面临的脱贫瓶颈。驱赶包括道路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等脱贫 “拦路虎”,对于他们走上小康路尤为关键。瞄准瓶颈,一项项攻坚工程渐次展开,有力改善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2年至2014年,交通运输部累计安排了超过3600亿元车购税资金,支持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设了5.5万公里国、省道和24万公里农村公路,缓解了贫困地区3万个建制村的群众出行难题。2015年,安排资金仍将达1500亿元以上。一条条致富路,让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梦想渐行渐近。
——2012年以来,水利部定点帮扶中西部地区的1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已累计解决214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7万亩。一汩汩“民生水”,流进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的心田……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让穷苦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2011年起,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已有3200多万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吃上了免费营养餐。相关监测表明,他们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孩子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为了不让穷苦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相关部门共同发力:
——自2012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妇联共同启动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贫困地区半岁到2岁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告别营养不良。
——教育部等部门推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全面覆盖贫困片区农村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高校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从2012年的1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万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11.4%。越来越多的穷苦孩子有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