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兑付频频被打破 部分信用债基选择主动转型
23.12.2015 19:27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债券违约事件频出
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竟然成了常态。信息时报记者根据公告统计,最近两个月以来,便有“15山水SCP001”、“12舜天债”、“11云维债”、“12云煤化MTN1”等多只债券相继爆出负面事件。
11月中旬,山水水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得出结论,山水水泥将无法于11月12日或该日之前取得足够资金以偿付境内债务。”这使得信用债发行开始出现拐点,随后有冀东发展、晋能集团、阳煤集团等40多家企业、总额接近470亿元的发债融资计划搁浅。
“因一家公司债务违约而引发如此大规模的信用债发行集中取消,可谓前所未有。”锐财经行业分析师王政表示。
“预计信用债未来取消发行的情况还会延续,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忧虑将呈长期化趋势。”西部证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李宁表示,今年以来多家信用债出现违约,而山水债的违约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投资者对于债市的刚性兑付预期大幅降低。
信用债危机也开始蔓延到金融产品上,部分债基不幸踩雷,甚至要通过诉讼途径来挽回损失。富国基金12月上旬就对山水债违约发布起诉公告,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旗下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目前,上海第一中院已受理这一案件。三季报显示,富国新回报于6月底和9月底均持有190万张“15山水SCP001”。截至9月底,该债市值占到富国新回报净值的9.09%,达到重仓级别。由于持有比例较重,山水债违约对其造成了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
此外,三季度末,还有鑫元货币、建信嘉薪宝货币、建信月盈理财和诺安理财宝货币等4只货币或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持有山水债。其中,鑫元货币持有110万张,投资成本为1.1亿元,仅次于富国新回报。其它3只基金分别持有20万张、50万张和80万张。上述5只基金共持有山水债450万张,占其发行规模的22.5%。
债基选择主动转型
眼看同行踩雷,主投信用债的基金似乎也感到压力重重,部分信用债基甚至主动选择转型,以期早日脱离这个泥潭。12月12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将于明年1月11日召开汇添富信用债基金持有人大会,主要议题是将该基金转型为汇添富6月红添利定期开放债基,同时修改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相关事项。记者查阅三季报了解到,汇添富信用债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规模为10.84亿元。
而早在5月6日,金鹰元泰精选信用债基金也进行了转型,与汇添富信用债基金不同的是,该基金转型后的产品类型为混合型。
除了主动转型基金外,也有被动面临清盘危机的基金。前不久,国联安中债信用债指数基金就发布公告表示,该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仅有0.34亿元。
转型是明智之举
“今年的信用债基金尤为难做。以前的违约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都实现了刚性兑付。有些基金甚至为了博取收益,专门投资低评级的债券。但是这种情况在今年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原因便是信用债违约变成现实。”华南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博时基金现金管理组投资副总监陈凯杨表示,目前信用债的违约风险显著上升,信用债违约的现象会增加,规避风险成了未来一段时间信用债投资的当务之急。
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马永靖认为,目前市场上信用债资质分化明显,评级较高的信用债品种有限,基金经理在投资择券方面会很难,因此在部分基金公司看来,转型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相关报道
信用分析师成香饽饽
信用债问题频出,反而使信用分析师成为香饽饽。“以前债券基金经理主要的工作是拿券,因为违约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要关注债券收益就足够了,但是现在这样做显然不行了,除了要关注收益之外,还要关注风险,否则不但收益不保,甚至本金都有可能出现危险。”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财经猎人CEO李小姐认为,以前一个基金公司的债券工作组可能几个人就够了,但现在不行了,这么多债券出问题,基金公司的风控越来越严格,人员配备也就越来越多。比如易方达基金,目前固定收益团队的人员已达到60人。
海富通基金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增加信用分析师团队人数,增幅可能多达50%,并且信用分析师的薪酬或将相应增加。
天风证券也表示,过去国内的投资者不大在意信用研究和风险控制。不过随着债市的信用风险日益加大,对信用分析师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23.12.2015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