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塘区:为村民送上致富“金钥匙”

18.06.2015  12:33

  那学坡村民在城区科技局的帮助下喜获丰收。记者周旋  摄

  眼下,西乡塘区坛洛镇那学坡的葡萄已经进入采摘季节,记者跟随几位种植户来到当地葡萄园区,只见爬满葡萄藤的框架一望无际。棚架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令人垂涎欲滴。

  然而,就在过去的两年里,这里的葡萄架上只挂着零零星星的小葡萄,村民一度想把葡萄树都砍掉。那么,贫瘠的葡萄地如何变成丰收的葡萄园呢?

  村民马国烈家中有3亩田地。在种植葡萄之前,村民大都种植香蕉和冬瓜。2011年,城区科技局刚好有种植葡萄的项目,于是村里开始种上了葡萄。马国烈也投入3万元成本,在自家地里种植葡萄。然而,2012年到了收成的时候,马国烈却高兴不起来,“葡萄树上只有零星挂果,3亩地才收了500多公斤。”按照正常情况,一亩地可收1500公斤,可他的收成只有正常量的九分之一。别说赚钱,连本钱都捞不回来,这可把大家给急坏了。

  接下来的两年,葡萄地里的情况更加恶劣,第二年还零星挂果,后面连收成都没有了。没有收成,村民也懒得再打理葡萄地,有些村民甚至打起退堂鼓。“我当时想把葡萄树砍掉,种回冬瓜。”村民马国松说,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值得、不甘心,毕竟投入了那么多成本和心血。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2014年底,马国烈找到城区科技局,希望能为村民解决这个种植难题。城区科技局及时派出技术员和专家教授下到田间地头,对村民进行指导、培训。今年1月,那学坡的葡萄树再度开出花,这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科技局专家很快为我们解决了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信心。”马国烈高兴地说。村里还成立了龙马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通过科技致富的步伐越迈越大。

  有了技术,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大增,大家纷纷投入到葡萄地的管理当中。老支书马宪忠说:“正是科技局给我们送来了科学技术,才让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记者在采访时,老支书的电话不停响起,许多外地客商抢着到村里收购,“现在村民不用出去,老板慕名上门收购,我们村的葡萄名气越来越大。”马国松说。

  近年来,西乡塘区科技局积极给村民送去养殖和种植技术,为村民开启一扇扇科技致富的大门,城区多个乡村像那学坡一样走上了致富路。(记者 杨盛 通讯员 黄放章 李敏生)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