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塘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举办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培训班。
民俗文化村下楞村的龙舟赛已传承数百年。
▲扶壮学校学生表演竹竿舞。
游客在“美丽南方”体验少数民族板鞋竞走。
?南师附小的同学正在学做壮族美食。
近年来,西乡塘区在建设宜商宜居科教文化强区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以南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为抓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赋予新常态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内容,为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乡塘区辖3个镇及10个街道办,总面积1298平方千米,共有43个民族。城区常住人口120.27万, 其中户籍人口77.9872万(汉族44.0744万人,壮族32.1992万人,其他少数民族1.7136万人,少数民族总人口33.912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43.49%,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41.29%),是南宁市人口最多、建成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活动中,西乡塘区认真对照相关要求,科学安排、周密策划、精心部署,扎实有序地推进城区各个层面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西乡塘区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创新,立足于创建工作的长效性,强化领导责任、目标考核、物质保障等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有效实施,全面提升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水平。
创新领导责任机制。城区制定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创建指挥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及公检法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直接领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镇(街道办)、村(社区)建立了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制定创建方案,做到有规划、有方案、有人抓、有成效、有总结的“五个有”标准。
创新目标考核机制。把创建活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构建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创建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重点在“三个结合,五项重点”上下功夫,即创建工作与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及党建示范点建设相结合,与社会管理和平安和谐建设相结合,突出抓好民族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文明、产业调整、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创新物质保障机制。城区每年都安排财政专项经费,保障了必要的工作条件,从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西乡塘区注重拓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来源,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争把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注重源头储备,每年在公务员和选调生考录、事业单位招聘、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按一定比例招录少数民族干部,加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人才储备力度。注重少数民族人才任用。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使用上,城区严格按德才兼备和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的原则,适当予以政策倾斜。注重建立少数民族干部后备库,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西乡塘区将推动经济发展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工作的重要支撑点,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城区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建玫瑰园、台湾名优水果园、水上乐园等现代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并通过自治区验收荣获优秀奖,美丽南方休闲示范区荣获自治区级首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称号。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加快工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业项目推进力度加大。辖区内商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快速度发展。2015年西乡塘区承办的自治区、市级为民办实事63个项目全面完成,实施惠民资金项目329个,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辖区内各族人民在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共同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有效保障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
此外,西乡塘区广泛开展民族聚居镇、村屯的结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入乡住村”“结一联五”等活动,并选派年轻有为的机关干部担任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攻坚。城区还采取新农村指导员坚持驻村帮扶、新提任干部入住户与群众“三同”以及机关党支部到落后村屯“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向群众宣讲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实际困难,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稳定。
抓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西乡塘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即比稳定发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镇(街道);比重视支持,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企业);比团结和谐,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社区);比文明守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比互助友爱,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同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镇(街道)、学校、宗教场所、家庭、商业街区“八进”活动。城区以这些活动为重要载体,在弘扬继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打造团结奋斗、开放融合、感恩向上、进步创新的现代民族文化。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教育,夯实辖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进步的思想基础。通过召开动员会、报告会、推进会和利用各种民族节日、民族之家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晚会、座谈会、百家宴活动,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
针对辖区内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租住人数较多的情况,多次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中华中路社区举办庆祝古尔邦节活动和民族团结百家宴等,让各族群众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兄弟情结关系。城区还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特有的“三月三”、百家宴、古尔邦节以及民族文化宣传长廊等载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文艺晚会、山歌比赛、宣传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家喻户晓。
针对城区教学资源丰富、学校众多的特点,结合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学校,城区强化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目前,辖区各中小学校均开设有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园内都按要求设立了固定的民族团结宣传廊和宣传标语,并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节庆组织举办各种主题班会、民族风情展演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南师附小、明秀小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把党和民族宗教政策纳入学校班团活动之中,上好民族团结课,以“56个民族是一家”为主题,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民族团结教育注入校园环境、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当中,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
据统计,西乡塘区被南宁市创建办命名模范集体60个、模范家庭55个、模范个人60个,城区命名的模范集体96个、模范家庭104个、模范个人112个,涌现出以中华中路社区、万秀村、西乡塘区教育局、南师附小、明秀小学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单位。
做好创建活动“八进”工作
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镇(街道)、学校、宗教场所、家庭、商业街区等“八进”工作。西乡塘区在社区(村)、教育系统等发掘培育打造出一批示范点,以城区教育局、文体局等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示范单位,以万秀村、永秀村等作为创建活动进乡村示范单位,以中华中路社区、华强社区、明秀南社区等作为创建活动进社区示范单位,以南师附小、明秀小学、扶壮学校、秀田小学等作为创建活动进校园示范单位,以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创建活动进企业示范单位,以万秀村商业街作为创建活动进商业街区示范单位等作为“八进”示范点。
各示范点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民族特色,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各个工作环节,融入人们心中,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示范引领上发挥积极作用,起到典型示范,辐射全城区。
万秀村是城区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城中村。近年来,万秀村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便民化服务、立体化防控”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编制“小网格”、提供“大服务”、促进“大平安”的新路子,在巩固和发展村内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南宁市城中村社会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的典范,有效促进了城区稳定和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赢得了国家、自治区、南宁市民委等以及兄弟省、市、县(区)的好评。
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
多年来,西乡塘区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加大对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群众的服务管理。
中华中路社区大力倡导“民族共融、邻里互助”的精神,在社区居民群众中树立起“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民族理念,各民族相聚一街,互做买卖,民族间相互学习包容,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2015年,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互助、关爱活动159次,慰问社区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数民族经营户和贫困少数民族家庭13户,帮助48名新疆同胞解决返乡火车票问题,帮扶解困86人次,受益300多人。为了提高辖区新疆民族同胞学习汉语的水平,社区多次组织他们与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维吾尔语班的师生互动交流,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不仅提高了交流水平,也提高了大家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
北湖街道办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根据街区流动人口多的特点,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五心”服务,即“暖心”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热心”提供科教文体服务,“公心”提供纠纷调解服务,“诚心”提供帮扶解困服务,“专心”提供政务驿站服务,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使他们居住在北湖,满意在北湖,各民族团结友爱,其乐融融。
城区还深入少数民族聚居镇、村调查摸底,建立少数民族资金项目库。指导各街道、镇、学校申报项目,调整充实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库内容,对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城区民宗局与财政局密切合作,加强项目审核把关,科学确定发展项目,优先开展群众需求最迫切、最具可行性的项目。按市、城区的有关规定,规范发展资金管理,重点抓住资金投向、资金拨付使用、项目实施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2015年争取自治区、南宁市下拨城区各类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3.8万元,这些项目资金的实施有利于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的民族政策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注重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西乡塘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经常性地开展对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调处涉及民族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依法保护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劳动权、婚姻自由等权利,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注重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西乡塘区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以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待宗教,增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谐,发挥爱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倡导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勤劳致富,把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工作中,西乡塘区实现了上新层次、上新水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可以预见,西乡塘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杨盛 韦仕国 李敏生)
本版图片由西乡塘区提供
本版统筹:叶蔺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