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西江水运发展瓶颈:构筑“水上高速公路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魏 恒 通讯员 王秋霞 谢殿武
编者按 西江经济带因水而生,更要因水而旺。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带建设迎来重大机遇。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要求,以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建成通往珠三角的高等级水路、快速铁路通道和高速公路网。自治区主席陈武指出,要立足西江,全力打造以水运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价廉、畅通、高效的运输大动脉,让西江黄金水道流金淌银。
这些年来,西江经济带水运通道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支线航道碍航、枢纽船闸制约、港口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顺等矛盾也日益凸显。为此,记者多次深入西江沿线城市,走访相关企业、港口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察现状、找问题,寻对策、话改革。即日起,本报推出“探析西江水运发展瓶颈”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1929年夏,邓小平从西江乘船抵邕,悄然开启百色起义的序幕。彼时,江面多行小船,浅滩急流,让人揪心。如今,若故人重游旧地,一定难掩惊叹,昔日礁多滩险的水路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多年整治扩能,广西内河通航总里程达到5600多公里,初步形成“一干三通道”基本格局,西江航运干线也由原来仅能通航100吨级提升到2000吨级,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珠江水运主干线。
不过,西江航运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干线航运开发程度及航道等级还是偏低,支线建设滞后,干支结合不足,甚至部分区间断航。”自治区政协专题调研报告指出,必须下大力气打通黄金水道经脉,加快构筑“水上高速公路网”。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瞄准新目标:加快西江航运干线南宁-广州高等级航道扩能建设,推动右江、左江、柳黔江、红水河等支流航道整治,实现南宁以下3000吨级、柳州来宾以下2000吨级、百色崇左以下1000吨级船舶直通粤港澳。
走马西江,记者带回各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迫切呼声。
航运干线亟待“升级版”
贵港水运发达,港口吞吐能力、水路货运量、水路货物周转量均位居占广西内河之首,常年在贵港至广东航道运输的船舶多达1万多艘。
原因何在?
除了天然条件优良之外,还有航道升级的利好加持。
一艘2000吨货船,相当过去六七艘小船,薄利多运也赚钱。这也是为何工资、油价十倍地涨,钢板价格几倍地升,贵港市水运却打破必涨怪圈,保持30年来不涨价的奥秘。
南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历时两年作业,港航工作者整滩险、除暗礁,终于在2013年年底使南宁至贵港航道达到内河二级航道标准,加上2009年建成通航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实现全线扩能。
“这使西江年通货量达1.2亿吨,翻了一番,相当于12条单线铁路的运量。”自治区港航局总工程师庞雪松表示,据有关部门估算,航道提到二级,贵港至梧州段每年可省运费约1.3亿元,南宁到贵港段可省约4500万元。
“可即便如此,与下游相比还有差距,广东段全是一级航道。”庞雪松说,“其实,南宁以下江面开阔,只要继续整治扩能,也能通航3000吨级船舶,效益会更好。”
再者,这条干线还不时面临滞航停航的窘境。“丰水期时3000吨级船舶可以从珠海溯西江而上直达贵港,枯水期却只能装800-1000吨货物。”贵港市黄金水道办副主任凌武表示,航运干线亟待“升级版”,应尽快建设贵港至广东一级航道。
今年7月,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动工,该项目工程竣工后,可解决通航3000吨级船舶“咽喉”问题。
左右江迎来大“变身”位于西江上游的左、右江分别上接越南和云南,长久以来,由于沿线枢纽及航道条件不佳,未能发挥骨干航道的作用。“本地白糖、木材运输到外地,基本靠公路运输,不仅成本高,交通压力也很大。”扶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钟甫超说。
这一状况即将发生改观。
作为自治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重点工程,位于左、右江汇合处下游5000米的老口航运枢纽工程,10月17日进入二期截流施工。站在高逾10层楼的船闸顶部,这段长190米、宽23米,可同时容纳6艘千吨级船只通行的“钢铁运河”尽收眼底。
据项目方介绍,该工程同时承担航运、防洪、供水、发电功能,预计明年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可实现右江全线河道渠化,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原本只能通行百吨小船的左江,航道水深也将长年保证在3.8米,具备千吨级船舶通航的条件。
目前,左江三级航道疏浚、炸礁等工程正在抓紧推进。从崇左到南宁宋村三江口206公里航道,需要整治险滩42个,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左右江“变身”,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经济效益?
扶绥新宁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耗资8000万元在左江边修建专用码头,副总经理孙小明算了一笔账:通过公路运输水泥到广州每吨运费200元,铁路也要150元,而通过码头水运才40元。“两年时间,节省的运费就可以收回建设成本!”
大藤峡,还是大藤峡
红水河、黔江和柳江宛如一条条舞动的巨龙,翻腾入西江,承载着新的希望。作为工业重镇,也是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柳州的水运却面临着“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
尽管柳江上段建成了可通航500吨船舶的四级航道,但黔江航道仍为通航300吨船舶的五级航道。由于省际货船发展比较快,大多跑广东等地的货船都在千吨级以上,大吨位船舶常常无法进入柳州港区装货。加上素有“广西三峡”之称的大藤峡水急滩险,船舶很少有回航货物。
阳和港运营部经理张岳告诉记者,一年只能在丰水期开工三四个月,到了枯水期,上千吨级的货船基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使得他们在维系客户方面存在不小难度,只好眼睁睁看着庞大的货运量从手头“流失”。
同柳州一样,来宾坐拥丰富的水运资源,“大港梦”却停步不前。因水位较低,去年9月到10月,来宾港有30余艘800吨到1400吨船舶滞留压港,今年2月武宣港有200余艘1000吨级船舶滞留压港。
问及该从哪下手解决,来宾西江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忠指着地图大声说:“大藤峡,还是大藤峡!”
柳江航道浅窄、弯多,必须利用渠化结合航道整治才能实现升级。渠化的关键,就在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完工,并完成蓄水。不久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国务院批准,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
最新出台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也提出,近期重点推进柳江柳州至石龙三江口2000吨级航道工程、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
“如果水位抬高,2000吨级船舶长年可上溯柳州下达广州,我们的服务周期就能缩短一半。”柳工集团中信国际物流中心一李姓总监说。
不过另据相关人士预估,没有10年以上时间,大藤峡可能没法完工并蓄水。这真叫人喜忧参半。
绣江复航:盘活水运促开放“我们靠江不沿江,靠海不沿海,无论到西江还是北部湾都差一点点。”在玉林,当地人如此调侃自身区位特点,诙谐中透出一丝无奈。
其实,玉林有条绣江,经北流、容县和梧州市藤县汇入西江,自古就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上世纪50年代,绣江玉林段有船只700多艘,货物年吞吐量达50多万吨。大批绣江儿女通过这条水路下南洋、闯香江,书写了辉煌的创业传奇。后来由于水土流失、航道变迁,加上江上连续修起10座梯级电站,大多没有建设船闸,有船闸的又因设计不合理而无法使用,绣江从上世纪70年代起断航。
如今,玉林人将目光投向绣江复航,视其为实现“通江达海”目标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种种数据表明,复航的效益十分可观。”玉林市交通局副局长杨少云介绍说,去年玉林市完成公路货运量达1.6亿吨,其中特别适合水路运输的陶瓷、水泥、机械、林产品等货运量达2000多万吨;由于航运不通,玉林市每年通过贵港、平南、梧州、深圳等走水运的货物达1000万吨,外贸集装箱20万标准箱以上。
从自治区层面看,绣江复航有利于干支结合,可以提高内河港口集疏运能力,使得同属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玉林、梧州两市联接更加畅通,带动西江经济带的大开放大发展。
今年7月,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启动,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入6300多亿元,推进12大类166个项目的建设,绣江复航工程名列其中。
广西河流密布,诸如桂江、贺江、融江等断航或等级偏低的航道还有很多。“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支流航道‘毛细血管’的集散、延伸和扩展功能,通道整体优势也得不到放大,将影响全区统筹发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水运管理处处长刘劲认为,推进干支联网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加快地区性支线、界河和非水网地区航道建设,构建干支通畅、江海直达的区域航道网络,任重更须步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