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更能干?培养孩子注意力从一口饭"抓"起
培养孩子注意力从一口饭“抓”起
如何让孩子更能干?教育专家提了4个注意事项
核心提示
希望孩子能干,有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是所有家长的心愿;然而,有时候却事与愿违。不少家长很困惑,孩子做事老拖拖拉拉,父母吼来吼去也不听话,孩子怎么变成这样?
近日,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教育专家周健和家长们分享了她的一些观点。对于专家提出的以下几个问题,你会如何看待呢?
声音刺激
常对孩子吼叫和认真听课,有没有关系?
近几年,周健作为特约专家在录制电视台教育类节目时接触了大量的“问题青少年”,这也引发了她对孩子们独立能力的思考及研究。她认为,所有家长都想让自己孩子能干,但家长自己的很多行为却又常常让孩子变得不能干。
周健首先提了一个问题:“小时候,常对孩子吼叫,或是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成长,会带来哪些影响?”有的家长说:“会让孩子逆反。”而周健认为,除了逆反,很可能会在以后对学习造成影响。
根据医学研究,孩子在3岁时,大脑发育已接近成人的60%。而大脑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知觉等渠道接收外界信息的。如果孩子小时候,父母和孩子说话总是大吼大叫,孩子从小接收的就是这种重分贝的刺激,习惯了这样的接收模式。到了上小学,老师说话是轻声细语的,有的孩子很可能就会出现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法认真听课的现象。
习惯养成
会吃饭和注意力,有没有关系?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好习惯,做事、学习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但孩子的问题,很多是从不好的吃饭习惯形成的,这是周健老师的又一观点。她认为,一天三餐,有些孩子该做的事,家长都给替代掉了,孩子不爱吃饭,父母或老人甚至喂他(她)吃。这时候孩子往往脑子就想别的事去了,比如手拿别的东西,或者看电视;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周健举了个例子,一个孩子7岁多了,还不太会用筷子,都是老人喂饭。细一问,原来在孩子小时候,老人很怕孩子搞脏手,或是吃得满桌都是米饭,所以干脆就喂,一喂就喂到7岁多。也有家长困惑,孩子就是不爱吃,拿他(她)有什么办法?周健也给家长们支招,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到食物的制作中来,如果孩子还小,可以配合大人做。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淘米,丢一些红豆下去,就变成了红豆饭等等。孩子就是这样,自己参与了的东西,他(她)就容易喜欢。
周健表示,很多家长只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行为,却从不深究导致这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比如一个孩子上了小学,家长发现他(她)写作业总是漏字、跳行,批评孩子不认真。但这背后,其实是孩子的注意力出了问题。而注意力的培养,需要家长从孩子的一口饭开始“抓”起,让孩子学会专心吃饭。
责任意识
做家务和会学习,有没有关系?
孩子会独立睡觉和学习能力,有没有关系?做家务和会学习,有没有关系?把这些问题抛给家长,很多家长并不会把二者相关联。但在周健眼里,其实二者息息相关。
她表示,从干预的大量青少年案例的情况看,孩子做家务等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有莫大关系。想让孩子能干,首先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干。比如,如果一位小学生的书包和床总是乱七八糟的,那他在某方面的学习能力很可能会产生问题;又或者,孩子从不做家务,他(她)遇到学习困难时,就很容易退缩。
因为,在周健看来,一个孩子会做家务,自理能力强,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那么这个孩子就有了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了责任意识,这正是学习需要的重要能力。所以,懂得管理自己的孩子,往往不需要家长总是大吼大叫地督促,往往对学习会更自觉,遇到难题往往会更有自主克服的意志。
当然,周健认为,做家务和学习有时其实也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孩子帮家里安装小物件,就可以引导孩子先看懂说明书,或者上网查询产品的更多知识。让孩子能干,都是靠点点滴滴积累的。
孩子感受
讲话动作和沟通效果,有没有关系?
孩子上小学了,特别是高年级,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那么,和孩子沟通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周健表示,从心理学研究来说,亲子间进行沟通时,你在说什么,即词语文字仅占沟通效果的7%;你是怎么说的,即声音语调占沟通效果的38%;你的身体语言是怎样的,即表情动作,占沟通效果的55%。
因此,家长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父母说的,孩子却不接受。有的家长来咨询,也很苦恼,说夫妻吵架也没当着孩子的面啊,为什么孩子就说看到父母有压力。那是因为,孩子可以从大人的表情、声音、身体语言等去感受父母的关系。父母的一次不当言行,都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心。
所以,和孩子沟通不在于父母付出了多少,而在于孩子的感受。有些父母总以对错来评判孩子,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的情绪中,往往会有产生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有时候,与其苦口婆心地和孩子讲道理,不如先考虑一下是否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该以怎样的语气和音调来面对孩子。(记者 关海芳 实习生 覃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