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

19.05.2018  13:39
  实行“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办证难的问题;推行微信预约办理工商业务,方便群众办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造信用监管新机制……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不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积极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

  “工商部门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工作,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向行政审批部门提交承诺书,就可以直接领取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了。”广西南宁星米克餐饮有限公司企业代表说。近日,这家企业在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取了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南宁高新区作为国家工商总局确定的全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关注单位之一,今年4月在全区率先试点启动“证照分离”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实现“准入即准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南宁高新区“证照分离”试点改革,是按照自治区政府确定的101项审批事项先行开展的改革试验;通过取消审批事项、审批事项改备案、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审批事项加强准入监管等5种方式进行分类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和生产许可证办理难度,实现“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

   推行便民微信预约登记服务

  “通过南宁工商的微信公众号,所有登记注册事项都能预约办理,大大节省了企业办事的时间成本。”广西南宁富地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潘丽君说。

  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市通过“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系列改革措施,放宽了工商登记条件,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我市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9.45万户,同比增长15.03%,其中2017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8154户,同比增长9.95%,市场主体总量和新增量稳居全区第一。南宁平均每天诞生市场主体约300户,市场活力增强。

  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南宁市工商局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改善登记窗口服务,解决企业办事排长队、办照慢等问题,工商部门推行的微信预约登记服务就是其中一项。目前,工商部门微信预约登记办理业务包括企业名称核准、变更、股权出质等所有登记注册事项。

  此外,工商部门还通过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全面推行“审核合一”制,大力推行“容缺后补”制度,进一步调整登记注册事权等措施,不断优化窗口服务,实现办照提速。对申办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各登记窗口必须在规定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

   信用约束打造监管新机制

  “放管结合”是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市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率先在全区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全覆盖,积极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初步形成了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在开展随机抽查中,工商部门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各部门的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为实施联合惩戒提供了条件。

  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通过开展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共归集公示涉企行政许可信息201693条,行政处罚信息25305条,抽查检查信息67718条,信息归集数位居全区第一。涉企信息的公示对企业产生了信用约束力,使企业增强了遵规守法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目前,我市水利、财政、国土、统战等多个部门均在使用公示系统,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经营许可等工作中,信用信息都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行贿犯罪档案等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南宁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近五万户
    截至5月15日,南宁市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94576户,同比增长24.工商局
南宁规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 严重失信将公示三年
  及时公开公示行政处罚信用信息,让诚信者畅通无阻,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