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平话建筑群保存中原文化 传承平话历史文脉
平话
情韵·魅力江南1
“平话情韵·魅力江南”
在南宁市江南区,以扬美古镇为代表的平话建筑群,与南方“干栏式”建筑不同
建筑保存中原文化 传承平话历史文脉
扬美古镇临江街因清代建筑较多,被称作“清代一条街”。 南宁市江南区文体局供图
平话文化源于中原,随宋代狄青南征进入广西,其中,建筑是平话人保持自己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话人世居的南宁市江南区扬美古镇上,祖辈们留下的建筑,仍然保留着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
建筑风格传承中原文化
据南宁市博物馆现场调查和勘查表明,扬美古镇现存明代民居1处,清代和民国民居259处,分布在古镇内的八条街巷,以和平街最多。青石板路、青砖碧瓦、庭院、砖木结构……在扬美,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上讲平话的大姓人家老宅,其建筑结构迥然有别于南方民族习惯的“干栏式”建筑。
扬美古镇旅游风景区讲解员许建林是土生土长的平话人,他介绍,扬美人先辈大多从山东迁徙而来,少部分来自广东。建筑风格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四平八稳,庄重典雅,同时也吸取了部分岭南的传统特点。扬美的五叠堂、举人屋、明清民居等古建筑群,这些房屋的建筑设计和使用功能,充分体现了平话人的民俗。如台阶级数以奇数为吉利,门两侧安装“暗孔”用于抵御敌人进攻,门旁部分石板为红色谐平话音“旺运”,庭院中以种植榕树寓意“龙庭”等。
平话建筑保留族群特点
广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南津说,为适应南方多雨潮湿、野兽和各种蚊虫比较多的气候条件,岭南百越民族通常将住宅建成两层或两层以上,一层用于养家禽家畜,第二层以上才住人,即“干栏式”建筑。
平话人到岭南之后,没有吸取这种百越民族的建筑方式,而是坚持保持着自己从北方带来的建筑形式,按照汉族自己的建筑风格,把房子建成有天井有堂屋,两边分出偏房的居住格局。房子主要以一层为主,一色的青砖碧瓦,立柱飞檐,且往往是整个家族聚居,屋前屋后联排在一起,互相贯通。格局上有中堂偏夏,里外进出,暗合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汉室门风。专家认为,这些雕工精致、文化意蕴深厚的纹饰,显示出诗礼传家的汉儒之风,是平话建筑保留自己族群特点的重要方面。
历史建筑挂牌保护
近年来,在明清古建筑、古宅、古屋的保护和修葺方面,南宁江南区政府下了不少功夫。以扬美古镇为例,江南区通过申请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方式,将扬美魁星楼、五叠堂等具有代表性的12个古建筑及5处民居,实行例行保护和挂牌保护;对其余的历史建筑,本着“只修不建,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必要的修缮;编制了《广西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规划期限为2009至2020年;通过制定江南区《扬美古镇保护规定》,明确了古镇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维护修缮等建设活动审批要求,明确了古村保护规划范围内严禁的活动及违反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目前,江南区已经对扬美村历史建筑、环境要素登记建档并挂牌保护,古镇各项建设和保护开发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记者 郭燕群
[责任编辑: 胡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