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富民强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5年,贵港市城镇化率达到46.52%,比2010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6个百分点。
一、贵港市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贵港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技术改造和管理体制创新等力度,扎实推进我市“工业提质年、项目落实年、企业服务年、城市建设管理年、县域经济突破年、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全力打造实力贵港、活力贵港、魅力贵港、给力新贵港,使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优势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效益水平大幅提高,工业成为推动贵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为进一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5.89亿元,比2010年增长30.68%。按照集中、集约、集群、环保发展的方针,我市沿西江经济带规划布局了五个产业园区,并将五大园区科学规划为15个功能区,明确每个功能区重点培育2-3个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培植1-2家龙头企业,五大园区分布于贵港市辖五个县(市、区),总规划面积达148.93平方公里,控规面积63.38平方公里,可以广泛接纳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产业转移。几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2015年,这五大工业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家,实现总产值495.9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3%。根据市情及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了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已形成以制糖、造纸、建材、电力、化工、饲料等支柱产业和以冶金、机械、食品、医药、服装、羽绒为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成为贵港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城乡建设发展迅速。
1、城镇规模不断拓展。1988年12月撤县改市并更名为贵港市,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共74个乡镇(办事处),1074个村委会,78个居委会,总面积10602.34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429.3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9.62万人,城镇人口199.75万人,城镇化率为46.52%。按照村镇经济发展要求,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特点,我市从2012年7月起开展重点集镇、重点村等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辖区内2个县域镇村规划、27个乡镇总体规划,6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2105个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
2、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市域城市、重点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扶持,目前覃塘区石卡镇、港北区根竹镇、平南县上渡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脱颖而出。同时加快规划建设贵港西江经济带专业镇城镇带,重点发展西江沿岸和贵梧高速公路沿线的桥圩、八塘、黄练、大圩、东津、蒙圩、社坡、金田、江口、木乐、丹竹、镇龙等12个人口规模较大的城镇。完成了29个村屯的综合整治任务和港南区桥圩镇、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两个名镇名村的建设任务,已通过自治区的验收。
3、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支撑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9.67亿元,是2010年的2.03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由2010年的45.3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5.79亿元。贵港市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扩大,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通过新建与改造城市道路,合理拓宽城市骨架,2015年,全市城市道路595.7公里,城市道路面积1313.5万平方公里,排水管道723.28公里,供水管道1318.43公里,公共供水总量达到8833.25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859.3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06万吨。全市共有垃圾处理站4个,污水处理厂7个,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58座。多幢现代化高层建筑、一大批生态商住小区建成,增强了贵港的时代特色,贵港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1996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2015年的70.52平方公里,市图书馆、博物馆、“天网”工程二期等一批重大城市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城区重点公共区域WIFI实现免费开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也不断加强和规范。同时,城市绿化建设硕果累累,城市道路景观效果明显显现,东湖公园、南山公园的改(扩)建,以及马草江生态公园、民族文化公园建成开放,都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2015年,全市绿化覆盖面积2800.2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1.33%,公园面积261公顷,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20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三)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就业拉动作用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5531元增加到2015年的2489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10年的10375元增加到2015年的16550元。城镇就业增长明显。全市城镇就业人员从2010年的258.46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85.92万人,失业率从2010年的3.91%下降到2015年的1.16%。
二、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与全区其他地市差距大。
2015年,贵港市城镇化率比全区低0.5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全区有4个地市城镇化率在50%以上,最高的柳州市为62.11%;6个地市城镇化率在40-50%期间。我市城镇化率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第7名,与最高的柳州市相差15.59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市化率会超过50%。就贵港情况看,201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20240元人民币,为3293美元,但城镇化率只有46.52%,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GDP)为33.04%,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为1.41,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三)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2015年全市5个县市区中,只有港北区城镇化率超过50%,为74.95%;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和桂平市均没有超过50%,分别为38.74%、43%、44.01%、40.95%。全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港北区,高于城镇化较低的港南区36.21个百分点,差距太过明显。
(四)城镇中心区域与乡村的地理连接程度不高,幅射带动作用不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制定的《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凡居住在属性为“城镇”的地域上的常住人口,均统计为城镇人口。在统计上认定城镇与乡村属性重要依据就是城区、镇区的实际建设及与周边村级区域连接的状况。目前国家认定为城镇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主城区、城乡结合区、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地域(包括独立工矿区、开发区、大专院校等)。当前全市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除了城区规模扩张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乡改镇”等行政区划的调整手段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流动而实现的。存在着基础薄弱,县城区、镇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镇设施连接不紧密。
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结构,以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看,工业化决定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2015年全市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5.92%,充分利用好劳动力资源,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发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业,既可大幅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还能为剩余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进而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比如: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经典景区、区域性和突出民地区性旅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民族城镇特色,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业;完善各个建制镇、乡镇的商贸设施建设,改善集贸市场条件,服务广大农村地区。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紧抓水利设施改造的机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镇郊区的区域优势,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和果品基地建设;以塑料大棚、太阳房等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反季节蔬菜供应能力;发展花卉等新型都市农业产业,满足都市时代需求;发展城郊观光农业项目,丰富都市休闲游憩资源,提高城郊环境质量。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城乡经济的互补互助发展。
(二)积极引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坚持就近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机制,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政府和舆论引导,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育返乡创业典型,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科学规划,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探索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统筹市中心城区、中心城镇、中心村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区分城市近郊、远郊、偏远地区的不同情况,统筹考虑经济实力、产业基础、人文历史、交通状况等因素,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根据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加大对城市水、电管网设施、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投入,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充分考虑到城市扩张中农村人口迁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对劳动力吸纳消化能力。比如:1、加强重点建制镇建设。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城镇规划,高标准加强建设和管理;各镇走综合性、专业化和特色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积极向新的水平迈进。在全市建制镇中(不含县城所在地),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交通便捷(铁路、国道、省道及重点风景名胜区周边)以及具有独特文化旅游、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优势的镇作为重点示范镇,在“十三五”期间,每年集中资金支持镇建设,5年使重点示范镇在基础设施功能和镇区面貌上实现较大改观,成为引领全市小城镇建设的示范样板,发挥区域性带动和辐射作用。2、加快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按重点区位(铁路、公路沿线及风景名胜区周边)选择重点示范村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集中抓好村庄建设,5年使重点示范村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上实现较大改观,为全省市村庄建设树立样板,带动和引导其他村庄自觉行动,从而使全市村庄脏乱差旧的面貌有较大改善。重点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完善公共活动和服务设施、修整村内道路、清洁院落房屋、清理污水边沟、植树绿化、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及环卫保洁长效制度等。
(四)改革创新,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乡改镇”等行政办法只是从表面上提高城镇化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还可能因拆迁、征地等丧失土地使得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影响全市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只有加大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力度,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使转让土地的农民获得到城市生存发展的资本,让得到土地的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逐步实行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环境和各类资本向城镇聚集的投融资环境,才能为推进新型城市化提供制度保障,最终实现城乡的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