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穷山窝 搬出新生活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去年,贫困户罗孟耀从十多公里外深山中的百乐村搬到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不仅分到了一套房,还按政策拿到了补偿款。新房里,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让罗孟耀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真的要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罗孟耀满怀感激地说,过去住在山上,不仅生活环境差、交通不方便,收入也很不稳定。而移民安置小区干净整洁,毗邻南北二级公路和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无论是生活环境、交通条件还是就业环境,都比山上好很多。
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解决了大塘镇243户568人的住房问题。小区在2017年底建设完成了该镇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0套住房,搬迁130户303人,贫困户搬迁入住率达100%。“项目的建成,一方面让贫困户摆脱了交通闭塞、路途不便的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有望依托附近的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让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确保搬迁后有稳定收入来源。”大塘镇党委书记谢欢说。
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是我市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及其后续扶持工作的一个缩影。
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贫瘠山区脱贫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场浩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在我市积极推行。面对路不通、水不通、无产业这些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市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紧紧围绕“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的奋斗目标,多管齐下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移民搬出了新生活,经济发展获得了新支撑,脱贫攻坚找到了突破口,通过搬迁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老家在马山县白山镇古腰村的脱贫户黄玉文今年农历新年前住进了县城荷花苑小区一套面积为80多平方米的3房住宅,彻底摆脱了老旧的房子和恶劣的生活环境。
古腰村地处大石山区,山多地少,“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黄玉文的老房子年代久远、年久失修,“每当刮风下雨,家里都会漏水,而且山区土地只能种些玉米,正好够自己吃。”黄玉文说。得知马山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黄玉文提交搬迁申请,并最终落户县城,“现在我也跟城里人一样,住进了小区,住进了楼房。”黄玉文笑道。
迄今为止,我市2016、2017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60102人,分布于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良庆区4个县区。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2016、2017年共28个项目已建成19个,竣工住房14148套、竣工率96.18%,帮助47329人搬入新居,开始了新生活。
为层层压实安置点建设工作的责任,有力有序地推动移民搬迁工作,我市按照“市包县、县包点”的责任制,采取“包建设进度、包工程质量、包资金监管、包搬迁入住、包后续产业发展、包就业创业、包稳定脱贫、包考核验收”的“八包”模式,全市共安排包点处级领导45名、专门工作班子成员163人,驻点协调解决工作落实问题。
目前,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中,良庆区已全部完成任务,马山县承诺2018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隆安县承诺2018年8月30日前全部完成,上林县承诺2018年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此外,自治区2018年搬迁计划已于今年5月9日下达,我市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00人,计划建设的2个项目均为上林县项目,目前已经全部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