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烈日下铁路工地“蜘蛛人”

05.05.2015  17:26

    新华网南宁5月4日电(向志强 谭贵中 谢裕增)他们身手矫健、动作敏捷,每天在18米高的高空施工作业,而脚下,是繁忙的铁路干线和2万多伏的高压接触网——五一期间,在南国炎炎烈日下,笔者走进广西柳州南编组站工地,探寻铁路工地高空作业的“蜘蛛人”的故事。

    90后技术员:初次攀高,吓得腿软

    柳州南编组站处于湘桂、黔桂、焦柳三大铁路干线的汇合点,素有广西铁路“心脏”之称。该编组站改造工程中,需要新架设6个灯桥,包括18榀灯桥桁架梁和24根钢柱,其中三分之二的吊装需要在铁路全封锁的状态下进行施工,面临封锁时间不确定、高空作业耗时长、施工安全压力大等困难。

    其中,克服恐高、面对高空,是“蜘蛛人”首要解决的问题,要比在平地上更灵活,踩在钢柱也要如履平地。

    吕帅是一名90后技术员,2013年毕业进入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工作,如今他也是一名“蜘蛛人”。回忆起初次高空作业,吕帅仍记忆犹新,当时他被派往桥顶指挥吊装,爬到5米高架时,他的双腿开始不听使唤,手心也满是汗水,感觉头晕得不行,眼看着封锁时间快到了,稍微定一下神,他只好硬着头皮爬上灯桥平台,扣好安全绳后,又坐在原地楞了几分钟才缓过神,“根本不敢往下看,真的很紧张,很害怕”。

    “老师傅教我抬头往上看,但一想着18米高,心里还是发毛。”直到一个星期后,吕帅才开始慢慢适应一会天上一会地下的工作,克服了心理恐惧。如今,他每次都要在10多米的灯桥爬上爬下五六遍,而且在灯桥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在指挥吊装之余,他还能轻松地帮着工人师傅们搬运一下材料。

    焊工师傅:最怕高温天气

    抬头望去,灯桥上一束金色的焊花从一个手持焊枪的“铁面人”身边溅起。37岁的陈师傅是一名老焊工,从事焊接工作已有10多年,说起高空焊接,最让他犯难的不是技术难题,他说:“我最怕的还是高温天气。

    5月,柳州已进入“高温模式”,连续几天的温度高达32摄氏度以上,厚重的帆布工作衣、工作裤,虽然可以保护皮肤不被焊花烫伤,但同时也把身体的热量牢牢地堵在衣服里,在桥上呆上两分钟,工人们汗衫便会完全湿透;烈日直射下来,铜线、钢柱等金属设备被烤的滚烫,焊工们即使带着棉线手套手也会被烫出水泡,因为经常被烫起泡,陈师傅的双手如今已满是又黑又硬的老茧。

    长时间的高空作业,对陈师傅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次灯桥的焊接工作,因为焊接的标准要求高、材料多,作业时间少则5个小时,多则8个小时。由于灯桥下是接触网,陈师傅和工友们都不能带水杯上桥,大伙只能轮流到地面休息,但每次也是只能喝一点水解渴,不然就会出现“突发情况”,老想着往厕所跑,耽误功夫。

    “蜘蛛队长”:安全高于一切

    33岁的王兵是这支“蜘蛛队”的队长,尽管队伍中比他年长的不少,但因为他办事靠谱、能力强,大伙信服他,就推他做了队长。

    见到王兵时,他正在铁路线上猫着腰自顾自地在找东西,走近一问才知,原来刚才灯桥上有个焊接废件掉落下来。过了十几分钟,他在铁轨旁拾起了一根3厘米长的小铁管,并迅速将它装到小背袋里,他说:“在铁路线上施工,真不是开玩笑的,哪怕一颗螺丝钉,都有可能危及铁路安全。

    王兵深知,近日连续加班赶工,尤其在凌晨封锁施工期间,大伙的安全意识很容易松弛,这也随时考验着这位队长的安全“神经”。

    “这帮兄弟信任我,我就有义务把他们安全带回去,每次作业前,一定要求他们安全武装到位。”虽是老生常谈,但王兵坚持随时随地检查工人们安全带、安全帽佩戴是否标准。

    闲暇之余,王兵都会召集大伙看安全视频和书籍,定期参加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会议,从参加施工至今,这支“蜘蛛队”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有时候感觉又苦又累,但在看到自己修建的灯桥,又特别有成就感,希望日后队伍能越来越专业化,越来强大。”说完,王兵露出了朴实的笑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