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化勇:用纪录片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16.12.2014  18:40

摘要提示: 作为一本流动的“国家相册”及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的纪录片正在以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国际化的品质为制作标准,不断地将成品推向国际市场。

   中新社桂林12月15日电  (记者 杨陈 周利朔)当《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的热度还在持续发酵,《中国创造》、《下南洋》等一部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已开始在世界各国的屏幕上来回播放。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正随着片中一道道美味的中国菜、南洋华人的打拼镜头等进入到外国观众的脑海之中。

    “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打破中西方文化内涵传播隔阂的有效途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此间在广西桂林举行的“首届中国(广西兴安)国际科学纪录片学术交流大会”上表示。

    赵化勇认为,外国观众对中国的文化产品所反映的价值观、信仰、历史、社会制度等因素不够了解,在解码时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抵触感。而纪录片作为一种视听结合、声画一体的媒介形式,它用影像和讲解的方式见证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时代变迁,在对外传播的多种文化中是最容易打破对外文化壁垒,为全世界认同和接受的。

    作为一本流动的“国家相册”及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的纪录片正在以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国际化的品质为制作标准,不断地将成品推向国际市场。

    在第50届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先后与约旦MiddleEastMedia、拉美地区最大的媒体公司Venevision International就《超级工程》、《货币》、《南海一号》、《》、《丝路》等多部中国纪录片改编译制工作进行签约,以本地语言推动其在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发行营销。大热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成为“吸金”大户,美国PassmoreLab将以每分钟一万美元的成本将其改编成3D纪录片,面向欧美主流电视播出机构和电影院线发行。

    如今,与其他国家各种形式的合作已成为促进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产业化的有效手段。赵化勇说,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合作已不再局限于购买版权,依托“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全球题材,东方视角”的创作理念与国际电视机构合作摄制;国产纪录片经由外国合作方改编包装后在国际电视媒体播出,也是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中意合拍的全景式纪录片《西安对话罗马》、中澳合作的《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等纪录片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五集电视纪录片《春晚》经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团队浓缩精编成《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洲所属26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频道播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春晚的30年,同时也将中国的风俗习俗、人文情怀带到了异国他乡。

    赵化勇认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必然要求。它在文化视觉盛宴中展现了中西方的“文化同一”和“文化差异”的双重编码策略,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折扣,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完) 

三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资深语文老师传授5个“法宝”
    上了三年级就要写整篇的文章,即作文。作文是拉开语文差距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作文好语文就好。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不少同学感到比较陌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