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改革 梦想的开始(体坛走笔)

23.03.2015  12:21

周二和朋友去踢球,笑称我们已经是在“贯彻国家战略”。

  确实,正如成都足协主席辜建明所言,在他工作的40年中,还从未见过中国足球有如此大的改革力度。从校园足球,到体育产业;从场地修建,到人才培养;从男足到女足,从亚洲到世界,这份《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方案》,真的称得上是“史上最强”。

  不禁让人想起几十年前的日本。印象中一贯刻板而谨小慎微的日本人,当时蹒跚起步的日本足球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向巴西看齐,20年内亚洲一流,100年夺得世界杯。

  看上去稚嫩而有些夸张的梦想,却在一步步地实现。至少现在,日本已经稳居亚洲前列,也偶尔可以跟世界强队掰一掰手腕了。

  正如电影台词所言:如果没有梦想,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把足球提升到如此高度,甚至在中国最顶级的改革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上专门讨论足球?

  答案很简单:在这个全国人民瞩目的“世界第一运动”上,中国走过弯路,尝试摸索,反复跌倒。在“全国人民都可以骂两句中国足球”的环境下,足球就可以成为一个改革的切口,一个试点,一个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带动中国体育改革的标本。

  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良性循环的,像是鸡生蛋蛋生鸡一般的环环相扣。成绩好,国人评价高,运动员出路好,就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学,之后就有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储备;如果中间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链条就可能断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笔者开始踢球的时候,正是动画《足球小将》热播之时。随后中国首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2001和2002年的夏天,凡有中国队比赛,真称得上万人空巷。但最近10年,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足球场上踢球的少年越来越少了,更不用说孩子了。

  是啊,国家队成绩差,城市里很难找到一块踢球的场地,学习压力大,即使是专业球员的出路也很难称得上好,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踢球,是很可以理解的。

  我记得一个数据,说女足专业队选拔时,全国只有几百几千人的序列;偌大一个中国,注册的男足球员也只有万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德国,从专业联赛到街道社区,共有七八个等级,全国注册的球员,就有上百万人。所以德国队在巴西捧起大力神杯的时候,有评论说,这是世界上最健康联赛的胜利,是德国一以贯之的足球体制革新的胜利。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和很多事情一样,足球也要从娃娃抓起。

十几天前,笔者在印尼东部的一个小岛上。夕阳西下,一群皮肤黝黑的孩子裸着脊背,赤着脚在沙滩上踢球,就像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在亚平宁半岛的地中海岸边一样。随意摆放的球门,参差不齐的年龄,这群孩子肆意地享受着足球带给他们的最原始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孩子也可以在放学后不必奔向补习班,而是撂下书包在楼下的院子里跟小伙伴一起踢球;也不必偷偷摸摸提心吊胆地捧着足球,担心被老师批评“不务正业”,而可以在学校里踢比赛,享受女孩崇拜的眼光;如果足球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条出路,走在这条路上也可以把文化课学得很好,即使不搞足球也可以顺畅就业,搞足球则可以成为被人认可、崇敬和尊重的职业人……

  我想,如果那样,中国足球就算是真正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