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系列调研报道之一:提振校园足球须跨"五座大山"
图为“谁是球王”全国总决赛现场,最终新疆喀什夏马勒巴格镇中心小学“儿子娃娃”足球队夺得冠军。
新华网北京8月3日体育专电 2015年2月17日,新疆喀什夏马勒巴格镇中心小学“儿子娃娃”足球队10名维吾尔族小学生给帮助学校建球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写了一封信,汇报他们三天前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的“谁是球王”足球民间争霸赛总决赛中勇夺娃娃组“球王”。
不久前新华社校园足球调研组到夏镇小学采访时,“儿子娃娃”队的维吾尔族孩子特意穿上他们在“谁是球王”加冕时的冠军服,一脸的自豪。
在夏镇小学,记者不仅看到了“儿子娃娃”队的冠军队服,目睹了喀什校园联赛的热闹场面,还看了一会夏镇小学一年级小娃娃们在场边练足球,动作虽笨拙,踢得却认真……
娃娃们真的开始踢球了!也许,中国足球燎原的火种正在无数个夏镇小学悄然播下!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的出台被视为中国足球的“福音”,对于校园足球来说,更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方案》中共有17处对校园足球的描述。提振校园足球已不仅是中国足球人才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
从记者在乌鲁木齐、喀什、武汉、大连、上海等地调研采访的情况看,当地教育厅(局)、体育局、省市足协和中小学对发展校园足球较为重视,不乏热情,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到位和有效,不少学校还把足球纳入体育课教学范围内。在《方案》公布后,校园足球整体发展态势健康良好,但仍要破解观念、师资、场地、保险、经费五大难题。同时,有人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脱离实际而赶时髦发展校园足球的苗头也表示了担心。
发展校园足球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
在《方案》50条改革措施中,校园足球是唯一有时间表要求的: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
大连市教育局、体育局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足球城市”大连目前有158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3-2014年度共有3084个班级参加“校长杯”足球赛,共进行5874场比赛,约有20200人次参赛。武汉市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有174所,并计划在今年底增加至300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30%。上海校园足球联盟承办的四大类赛事已涵盖大、中、小学各年龄段,成员学校已达280所,注册的学生球员数量近万人。
发展校园足球没有统一模式,各地足球特色学校按照各自的足球基础和教学特色抓足球。武汉市万松园路小学是培养出国脚蒿俊闵的足球特色校,是亚足联命名的“亚洲展望——男子、女子足球项目授权学校”。该校在足球课教学中突出“文化、教育、兴趣”特色,淡化足球的纯竞赛概念。他们在校园内模拟职业俱乐部建立了校园俱乐部荣誉室;组织学生手绘球衣,增加他们对足球的了解和兴趣;在足球课教学中引进了欧洲流行的足球节模式,教学区分成技术区、游戏区和实战区,根据学生对足球喜爱程度的高低组织了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还根据教师不足的特点动员有兴趣、有时间的家长担任“家长志愿者”,来学校进行足球课辅助管理。
万松园路小学从2008年开始设立足球试点班,目前已有7个班,180余名孩子踢球,其中学习成绩较好者占总人数的70%左右。在这所学校采访时,李幼红老师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我们班里踢足球的孩子多。说实话,踢球学生一多,肯定会影响正常学习,但这要看利大还是弊大。比如晨读,踢球的孩子会晚点来,7个孩子进教室时都是排着队进来的,而且会弯着腰走过第一排,怕影响其他孩子看黑板。我一看,踢球的孩子很有教养呀,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们骨子里有一种意识,就是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给老师添麻烦。他们7个人的学习成绩都很好,站在班主任角度总结一句,足球是可以育人的!”
大连的东北路小学声名远扬,目前国家队中的四、五名大连籍球员如王大雷、冯潇霆、于汉超等均出自该校。这所学校的最大特色是“设定了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的体育课堂足球普及标准和以专业教练为主体的业余训练足球提高标准,确立了保障二维融合的管理模式,构成了普及与提高的基本体系”。每年放寒假,学校还要组织校队队员到南方集训,文化教师也随队,把试卷带过去考试,寒假作业也必须完成。校长王作开对记者说:“学校要求足球教练定期和各学科老师进行沟通,如果球队里的孩子成绩不达标,或者上课调皮捣蛋,那就要停训。孩子们爱踢球,最受不了的就是停训,所以学习都很认真。我们不能为了踢球而耽误孩子的前程。”
东北路小学这种校园足球课与校外集训联动、足球教师与外聘足球教练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模式,无疑代表了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