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长年无路 女子当现代愚公敢向苍山要路开(图)(1/6)

01.01.2015  11:59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蓝凤秀前不久刚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村子长年无路,她组建“老年修路突击队”当起现代愚公

        愿为儿孙拼老骨 敢向苍山要路开

        ——一位“天路母亲”拼死修路的故事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王建伟  文/图

        核心提示

        2014年12月15日,广西上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派员到西燕镇岜独村检查工作,顺路去看望了村民蓝凤秀,发现她因腰部疼痛,整个人身体佝偻着。带队的一位副局长立即与医院联系,安排专车把蓝凤秀接到县城去检查治疗。“天路母亲”病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县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纷纷赶到医院看望蓝凤秀。一名73岁的普通农村妇女,为什么会在当地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12月30日,记者专程奔赴上林县,了解蓝凤秀这位“老年修路突击队”队长的光荣事迹。

        山道艰险

        躬耕劳作全靠肩扛马驮

        蓝凤秀有一个典型的瑶族姓氏,她所在的岜独村上绸庄位于上林县西燕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全村只有22户110人,全部为瑶族。村庄后面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敢李山,乱石林立,艰如天险。长期以来,由于敢李山阻道,村里不通公路,村民出入要花费两个多小时绕道而行,耕作与收获全靠肩扛马驮。

        然而,记者30日前往上绸庄采访时,却在公路旁看到一条宽约3米的水泥路,沿着陡峭的悬崖曲折而上。路口竖着一块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母亲天路”四个大字,落款时间为2014年3月。这是上林县交通局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为这条进村道路命的名字。

        进入上绸庄,只见一栋栋崭新的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村民们说这些楼房都是路修通以后陆续建造的。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蓝凤秀缓慢地从家里迎出来,因为腰疼,她一只手始终按着腰部。

        虽然健康受到影响,但73岁的蓝凤秀精神依然十分乐观,也很健谈。提起当年带头为村庄修路,蓝凤秀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上绸庄村民自古以来,进村出村全靠一条羊肠小道,水泥路修通以前,马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全村22户村民就养了18匹马。“现在路修通了,村里再也没有一户养马了。”

        齐心修路

        村民勒紧裤带自筹资金

        “我们村的人已经苦了几辈子,这一辈再也不能等下去了!”2006年春节,当时已经65岁的蓝凤秀站了出来,号召村民们捐款修路。

        和上绸庄的许多村民一样,蓝凤秀也是一名留守老人,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两个儿子也都在广东打拼多年,事业有成。修路需要花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对于当时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村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蓝凤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的大儿子班育安当时正在家里过春节,二话不说当场决定为修路捐款8万元。蓝凤秀也把两个儿子多年来往家里寄的6000元“孝心钱”,一并捐了出来。

        蓝凤秀母子的慷慨捐资行为,感动了所有的村民,大家纷纷捐出自己的多年积蓄,一共筹集到了15万元。还没等过完正月十五,征服敢李山的战斗就打响了,村民们纷纷拿起锤子、钢钎等工具,开始在悬崖边凿山开路。村民蒙启忠今年75岁了,2006年曾参加蓝凤秀率领的“老年修路突击队”。他家当时连一根钢钎都没有,他还去削下一根坚硬的粗毛竹,自己动手制作“竹钎”。

        春节一过,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们再度踏上了异乡打工路,村里能够参与修路的人就只剩下蓝凤秀和8位花甲老人,蓝凤秀成了这支“老年修路突击队”的队长。

        开山炸石

        她亲手点爆

        4050根雷管

        要在200多米高的石质半山腰靠人力开路,其难度可想而知。两个多月后,缓慢的施工进程让有些人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老人借口身体不好,不再出工。蓝凤秀也不管还剩几个人,每天早上给患偏瘫卧床的老伴煮好粥后,她总是第一个赶到工地,又最后一个回家。在她的感染下,休息的人陆续又回到了工地现场。

        蒙启忠说,那时候,蓝凤秀的腰上每天挂着两个大袋子,一个装雷管,一个装引爆器。为了安全起见,她总是亲自保管爆破雷管,片刻不离身。据村民统计,为了修建这条3公里长的出村道路,蓝凤秀先后经手了2000公斤的炸药,亲手点爆4050枚雷管。路要从石头上生生开出来,每天都需要引爆10多枚雷管。难以想象,一个65岁的老人爬上陡峭的石头,填充炸药、引爆雷管,这是怎样的情景。“在悬崖上操作,容易头晕目眩脚发软。最危险的是,放炮后还要小心翼翼检查爆破情况,以免哑炮伤人。”蓝凤秀说,“我自己安装引爆雷管,其他村民就能减少危险。”

        潘秀英,罗月飞,蒙启忠,蓝清光,谭月清,蓝凤娥,蓝爱莲,班海燕,这是几个值得尊敬与记住的名字,没有这些老人的支持,这条出村路根本没法修通。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天不但要照顾孙儿,还要担负起劈山修路的重任。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拼出自己的这把老骨头,为儿孙修出一条光明大道。

        班育安不忍心妈妈这样没命地挖路,专程开车回来要接蓝凤秀去广州居住。但她告诉儿子,路还没有完工,这时候要是撒手不管走人,自己会成为上绸庄的罪人,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靠路致富

        上绸庄的未来不是梦

        2007年,又是一年春节到,这一次,班育安惊喜地把自己的私家车一路开到了家门口。“母亲天路”一年内成功修通,那一刻,村子里鞭炮齐鸣,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

        “这条山道上的每一寸泥土都有我的手掌印。”蓝凤秀说。记者仔细看去,因为修路,她的手指已经变形;因为修路,她的腰部落下病根。蓝文康是上林县人民医院内科大夫,不久前曾为蓝凤秀治疗。“蓝凤秀腰椎第4节、第5节之间突出,导致她疼痛难忍,这种病通常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造成的。”当时蓝文康建议蓝凤秀住院治疗,但蓝凤秀却说,家里一大堆农活放不下,开点药回去吃就行了。

        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蓝凤秀家整整住了7天,拍摄了一部专题片“母亲的天路”,蓝凤秀这个名字传遍全国。2014年3月,上林县交通局把蓝凤秀带头修建的上绸庄出村道正式命名为“母亲天路”;同年7月,蓝凤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1月,蓝凤秀荣获“第三届南宁市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

        这些年来,在蓝凤秀的带动下,上绸庄的村民们组织起来,通过集资及申请政府拨款的方式,先后为村道设置水泥墩护栏、架设电线杆、打下吃水井,实现了全村水、电、路“三通”。而那面竖立在路旁的石碑,则成为蓝凤秀及上绸庄村民自强不息的象征。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目前上绸庄有10多户村民,正在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另外还有几户准备在后山大规模种植八角。蓝凤秀告诉记者,只要路修通了,就不愁经济发展不起来。如今,蓝凤秀有了一个更正式的“职务”——上绸庄经济联合社主任。“上绸庄争取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梦想。”她不仅要把村民们带上脱贫路,还要把大家领进致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