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启动 广西非遗技艺,盼“续”又盼“存”
瑶绣技师在现场演示织绣技艺。 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摄
南国早报百色讯 (记者龚文颖)6月10日,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在百色正式启动,来自全区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公众展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壮族织锦技艺、坭兴陶烧制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合清角雕技艺、壮族三声部民歌、侗族大歌、京族民歌……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
河池市大化贡川纱纸技艺展示台前挤满了观众,有人用手指搓了搓柔韧的半透明纱纸问:“这不就是以前写家谱用的纸张吗?”技师笑着介绍说,贡川纱纸盛行于清代,由于纸薄而耐拉扯,除了用作书写家谱或抄本,还用来捆扎钞票,近年更是扩展了销路,“云南那边跟我们大量订货,用来包装普洱茶砖、茶饼”。
但不是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如此令人欣喜,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一批市县代表和非遗传承人发出了“缺人缺钱缺技术”的呼声。防城港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黄洪波提出,一些地区很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但忽视了技艺的传承,一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好了,但活动开展得少;二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不够,比如前阵子京族哈节的传承人去世,令人们对哈节传承的“存”和“继”产生了更深的担忧。此外,一些代表提出,非遗传承人有“几低”:收入低,文化水平低,社会地位低,市、县级传承人很少能获得补助,建议广西建立“非遗数据库”,加大政府对各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支持力度。
不过,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获悉,近年来,广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一些成效,比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广西“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扩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等。
[ 名词解释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前从2006年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从今年起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旨在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传承发展保护工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