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奠遗体器官捐献者:馈赠生命最后的礼物

01.04.2015  20:47

  中新社重庆4月1日电 题:清明祭奠遗体器官捐献者:馈赠生命最后的礼物

  作者 刘相琳

  这是吴文华第一次来重庆江南殡仪馆,他没有前往墓区,而是在重庆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一遍又一遍抚摸铭刻在上面的儿子的名字。

  1日,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由重庆市红十字会主办的“重庆市2015年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江南殡仪馆举行。吴文华和近4000名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及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聚集在此,表达对逝者的奠念和哀思。

  没有墓穴、没有骨灰、没有烧纸、没有焚香,伴随着现场奏响的哀乐,捐献者家属及捐献志愿者依次向捐献者纪念碑敬献鲜花。看着纪念碑上熟悉的名字,吴文华双眼通红。

  2014年4月,吴文华的儿子吴斌被确诊为脑部恶性肿瘤。当家人四处寻找更好的治疗医院时,吴斌却告诉父母,想在死后捐献眼角膜。吴文华夫妇在惊讶之余还是答应满足儿子最后的愿望。

  作为重庆市第34例遗体器官捐献者,吴斌去世后不仅捐献了眼角膜,还捐献了2个肾脏和肝脏,遗体也捐献给重庆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他的眼睛还继续注视着这个世界,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吴文华说,他只是希望让更多不幸的人好好活着。

  为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2014年3月,重庆市遗体器官者捐献纪念园在江南殡仪馆落成,重庆将每年4月1日定为遗体器官捐献纪念者日。每年清明节前夕,新的遗体器官捐献者名字将被镌刻在重庆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以表达社会对捐献者们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在江南殡仪馆内,一座即将燃尽的蜡烛雕塑矗立在重庆市遗体器官者捐献纪念园中间,周围6座纪念碑上,镌刻着1439位捐献者的姓名,他们中既有年过九旬的老人,也有出生仅11个月的婴儿,他们有的把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有的捐献了器官用于移植。2015年清明节前夕,纪念碑上又新镌刻了268位捐献者的姓名。

  记者在纪念碑上看见,从1980年重庆第一例遗体器官捐献者到2001年,一共只有19名捐献者。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和“入土为安”的丧葬习俗影响,遗体器官捐献是一件略带敏感的事情。但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捐献队伍中,用他们的身体延续生的希望。

  “如果有可能,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夏麒麟说,当他还健康活着的时候,自愿成为一名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不是要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相反是更加热爱生命的表现,“每一个捐献者都有所舍,但也有所得,这是一种大爱”。

  自2015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全面停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来源。目前,中国已在全国各地区建立系统的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以及统一的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截至2015年3月25日,中国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达35806人,成功捐献3292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9151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