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秀美邕江:一湾江水穿城过 吟唱两岸民族风

26.04.2018  17:31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浆,林花拂柳旗……”大唐年间,监察御史李峤乘船回朝时,以唐诗《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描绘了在河水丰盈、宽阔平缓的邕江行舟时的情景。宋代词人秦观则对南宁留下了“鱼稻有如淮右,溪山宛若江南”的赞叹。

  千百年来,邕江平静安详地流淌,滋润了南宁这方水土,而相沿积久、广为传承的民风民俗,恰如一首首源于生活的抒情诗,闪耀着一个地方,一段历史的光华,更唤起人们对南宁的古老记忆。

   传统民俗

  丰富活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莺飞草长春风暖,正是欢歌踏舞时。“壮族三月三”的余韵尚未褪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八方游客感受到艺术风格独特、民族特色鲜明、地域色彩浓郁的壮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南宁,因民间信仰而流传至今的传统民俗可谓深入人心。“古时,人们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加上对于灾祸病疫的恐惧,只能依靠宗教信仰以慰心胸。”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梁肈佐举例说,壮族万寿节、壮族芭蕉香火龙、南宁大王节、斑山庙会等以祭祀、祈福为主的非遗项目均源于古老的民间信仰。

  岁月更迭,曾经寄托信仰的“”在民众心中多了一分人情味,也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南宁花婆节。南宁花婆节根植于花婆信仰,乃南宁先民对“”图腾崇拜的遗风。据民国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僮(壮)俗祀‘圣母’。阴历二月二日,花婆诞期,搭彩楼,建斋醮。”南宁花婆诞辰各地不尽一致,隆安县以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为花婆诞辰,南宁市郊的平话人聚居地则在农历三月初六过节。

  而在邕宁区蒲庙镇,花婆节则被赋予了积德行善的寓意。相传在蒲庙镇五圣宫对面的码头,有一位乐善好施的阿婆常常给过往商客卖粥,如碰上穷人总会免费施粥。乡亲们为了纪念她,不仅建了花婆庙,还会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二举行纪念活动。58岁的黄素荣是当地花婆队的一员,“节日那天,我们会举办花婆施粥、放花灯、巡游等民俗活动,发扬蒲庙花婆的精神”。  她一边形容节日当天的盛况,一边念起白话民谣“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食了粥,身体好,家业旺,心舒服……

   民间娱乐

  传统活动融入民间艺术色彩

  南宁,骆越民族的聚集之地,在壮族百姓眼里,龙母是珠江流域的水神。自古以来,龙母诞便是盛大的节日。《德庆州志》十五卷云:“以八日为‘龙母诞’,帆樯、河舰往来于悦城水口者,鳞集赛祝,醵金演戏,岁以为常。”意思为,龙母诞时,乘船来龙母庙的朝拜者络绎不绝,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凑钱请戏班子演戏以娱龙母。

  以西乡塘区坛洛镇为中心,广泛流传于南宁市沿江地区的下楞龙舟节便起源于古骆越人祭水神的习俗。在2000多年前的骆越古国时代,端午赛龙舟是左江流域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下楞村龙舟节可谓融祭祀和体育竞技于一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下楞村都会举办龙舟节,内容十分丰富。比如,龙舟赛前要做一系列的仪式,有祭龙、点睛、摆头、翻身、下水等,龙舟赛后还有颁奖游街、拜祭祖先、百家宴、放河灯、供奉河神等仪式。

  如今,传统的祭祀和节庆活动融入了更多的民间艺术色彩。壮族师公戏便是在民间宗教祭祀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兼具故事和彩调的特点,逐步形成根植于乡土,表演谐趣、表现农村生活的戏剧艺术形式。“每逢重大节日,邕江两岸的老百姓都有看戏的习惯,邕剧和粤剧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梁肈佐介绍说,邕剧和粤剧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位于解放路的新会书院更是邕剧的传承基地与展示中心。

  新会书院始建于乾隆初年,是南宁市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会馆建筑,见证了前清时期南宁商业的兴旺,以及解放路作为老南宁商业中心的繁荣景象。透过邕剧艺术与岭南传统建筑的完美融合,这座古老的建筑也成为南宁和广西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生活习俗

  水上叹歌在岸上落地开花

  古老的邕江记录着骆越民族尘封久远的历史和多彩文化,更孕育了靠水而生的船家人,衍生出独有的生活习俗。曾经,居住在南宁邕江一带的疍家人,无论嫁女还是娶妻,都要在船上举办隆重的疍家婚礼。65岁的梁碧云从小在船上长大,1979年出嫁时,梁碧云办的就是疍家水上婚礼。

  “传统的疍家婚礼十分烦琐,所有流程走完要三天三夜,当年我结婚时程序已经简化了许多。”梁碧云回忆道。与陆地的婚俗不同,疍家婚礼不仅讲究礼仪,更讲究对唱,而婚礼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对唱疍家歌将疍家人的传统婚姻观点灌输给新娘。按照传统,新娘在登上新郎的迎亲船之前,先邀请船家姐妹以及亲戚在自家船上举行放歌堂和“绕台围”等仪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以及和娘家人难舍难分的亲情。随着疍家人逐渐迁居岸上,与陆上居民通婚,水上疍家婚礼也随之消失,但口耳相传的叹歌唱腔和唱词依然深植于疍家人的血脉之中,这一传统形式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

  4月16日,梁碧云准时来到位于江南区江南路东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婚礼》传承基地活动室,当天是疍家婚礼叹歌队每月16日固定排练的日子。在梁碧云的带领下,阵阵嘹亮的白话叹歌就像邕江水川流不息,韵味悠长。

  “晚来潇洒,去听姐妹歌声欢连连,姐妹歌声连连欢,借问歌堂在哪边。

  “唱就唱,一夜五更没几长,七宿落地光星起,三掌过河天大光。

  “潮兰鼓打五更天大光,众群姐妹好梳妆,梳妆便梳龙凤簪,头上金叉十二行,手龙戒指十三双,没见一双慢慢找,莫来吵闹你爷娘。

  (文中部分资料参考自韦韧编著《龙母史话与传说》;罗世敏主编、严风华撰文《文化南宁:民间记忆》;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编《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典(2011—2015)》)(记者 陈蕾)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