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行业之裁缝
李桂蓉打开一块布料,满心欢喜。
对每一件衣服,李桂蓉都很认真。
剪刀、软尺、三角形的划粉,针线在指尖飞舞、车衣机在脚下飞快踏动的“嗡嗡”声……在对桂林老城小香港、西城路的记忆中,离不开忙碌的缝制衣服的画面,离不开那整整一条路上一家紧挨着一家的裁缝店。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尺码的成衣渐渐替代了手工缝制的服装,量身做衣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已经习惯了到商店购买已经制作完成的时尚衣服。与此同时,曾经门庭若市的裁缝店,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了;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几个会热心学习裁缝手艺。
不过在西城路附近,20多年前辰玲服装店的老板娘李桂蓉仍在这里开着一家制衣店,在坚守品质与传统制衣工艺的同时寻求新的经营模式,希望重新找回制衣行业的春天。
30年缝纫练就真功夫
走进交通路南巷一家古色古香的服装店,一件件精致的旗袍、唐装让人忍不住凑上去仔细看上几眼。店铺的老板兼裁缝师李桂蓉,是一个拥有30多年缝纫经验的老手艺人。
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李桂蓉,从小就对裁缝这行有浓厚的兴趣。“记得当时距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个国营的缝纫店。小时候,每次和妈妈一起出门买东西,我就到缝纫店里看别人缝衣服。”飞舞的针线,布料剪开之后缝成衣服……缝纫店里的画面让李桂蓉着迷。
高中毕业后,李桂蓉主动到缝纫店拜师学习缝纫,从学徒开始做起,从最简单的缝扣眼、钉扣子学起,通过师传和自学,一点点积累手工缝纫技巧,一转眼就是30多年。
“最初接触缝纫的时候,衣服全是手工一针一线制作的,做得很精细,即便是看似简单的服饰里也蕴含着很多技巧!”李桂蓉说,从国营缝纫店的老师傅那里,她学会了很多传统的制衣技术,比如制作旗袍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很多商店里也卖旗袍,甚至网络上批量卖各种尺码的旗袍,这种旗袍和传统手工做的旗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李桂蓉告诉记者,旗袍是最贴合身材、需要量身定做的衣服,绝不是按照大、中、小码划分就能满足的。而且手工缝制的旗袍,从领口到裙边,从每颗扣子到每个衣角,都见真功夫。
说着,李桂蓉拿出一件她做的旗袍,记者发现,旗袍的边都是一针一线全手工缝的,每一针之间的距离相等,看起来如同机器完成的一样整齐,但是又绝非机器能达到的手法。“手缝的和机器缝制的,内行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区别。手缝的衣料边沿,有一种自然的弧度,机器的则是平平的比较死板。”经李桂蓉这么一说,记者再次仔细观察这件旗袍,发现衣角、领角、裙边的边沿,确实都因为手工缝纫而有一种圆润、饱满的感觉,仿佛给衣物增添了灵动和生气,犹如一件艺术品。
随后,李桂蓉又拿出几条绳子,在手指间三绕两绕,就做出来一个传统旗袍的盘扣。“这种是现在很多旗袍上用的盘扣,做起来简单、速度快,但容易变形。”她又演示了另一种编法,绳子在她灵活的手指尖多绕了很多个来回,还要用坠子挑线、并多次使劲扯紧,在一系列复杂的手法之后,一个圆鼓鼓、如小石头一样结实的盘扣诞生了。“同样是一颗扣子,古代的人就会用最好的工艺做到最结实耐用,即便费时费力,从缝纫中也能看出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