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都安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实现双赢
本网都安讯 “以前光秃无人至,现在游客纷至沓来。”3月13日,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坝村龙磊屯,看着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返乡大学生蓝钧感慨地说。
都安,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石山王国”之称。蓝钧所在的隆坝村,人均不足0.7亩山地,如何向山“淘金”?2013年8月,蓝钧在下坳镇隆坝村龙磊屯坳口山坡征地,说是地,其实是荒山野岭,“碗一块瓢一块,丢个草帽盖三块”。同年9月,他以过人的胆识,承包了350亩野岭种植两性花毛葡萄;同时,积极引导70户农户参与经营,去年8月,近200亩毛葡萄挂果成熟,来自柳州、桂林的外地客商纷纷涌入基地收购葡萄,产量达3万公斤,产值18万元,让荒山野岭变成了“金山银山”。今年,在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他在附近的坡岭高地再扩大种植300亩,兼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进一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也是都安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目前,都安县石漠化面积26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3%。潜在石漠化面积21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35.13%。近年来,该县探索“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药盖石、水蓄柜、草绿地、土保持、民致富”的路子,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土地肥力和生产率有较大的提高,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完善,截至2016年底,全县林地面积216.4万亩,耕地面积45.96万亩,土地垦殖率7.5%,森林覆盖率62.2%;同时,整合部门资金,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双赢的良好局面。
实施“人下山”工程。 该县探索实施“山上搬山下”“无土安置”、扶贫产业园、“整乡推进”等扶贫开发模式,把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群众搬到有发展条件的城镇等地居住和发展。去年以来,按照“适度集中、适当分散”的搬迁方式,采取“五就近”原则,以小高层公寓楼套房安置为主、宅基地自建房安置为辅的办法,创新实施了“1+5+n”的安置模式,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31.5亿元,建设由28个移民新村组成的“老乡家园”,彻底让5.3万人挪穷窝、铲穷根、摘穷帽。“十三五”期间需要搬迁的10483户5.3万人所需的12480套(栋)住房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016年已经建成2600套(栋),余下的9880套将于2018年初全部竣工,“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将提前到2018年完成。
实施“树上山”和“药盖石”工程。 该县实施“绿色都安”建设,全县2016年生态公益林达337.23万亩,发放生态补偿金4721.22万元;退耕还林6.41万亩,发放补偿金801.07万元,户均享受生态公益林补偿290元/年。封山育林6303.1公顷,人工造林46.4公顷。利用石山地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让漫山遍野的石山全部盖上中草药。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核桃、桑蚕、林下经济、禽畜养殖等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全县种植山葡萄6.5万亩、核桃34万亩,桑园4.5万亩。
实施“羊入圈”和“草绿地”。 该县深入实施“千山万弄百万羊”工程,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发展工程。人工种草87公顷;购买种羊870只,修缮畜舍6525平方米,配套畜舍运动场3200平方米;修建青贮池1020立方米;购置节草机68台。山羊存栏53万只,出栏26万多只,占广西山羊总量10%以上。
实施“水蓄柜”工程。 2005年至2016年,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下达总投资3.547亿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93处,建成家庭水柜4928座,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75098人。
实施“土保持”和“民致富”工程。 该县共完成砌墙保土13.59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49平方公里。投入资金4808万元实施土地整治,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万公斤。投入资金2072.43万元,实施中型末级渠道22.8公里,灌排渠道22.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29万亩。建立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养殖大户+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614家、家庭农场46家,带动贫困户3万多户发展脱贫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为突出石漠化治理效果,该县将继续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快打造生态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增加群众收入。在种植方面,实施毛葡萄“万千百”发展规划,从地苏镇至菁盛乡,利用山坡打造百里长廊万亩毛葡萄园,同步建设红水河沿岸毛葡萄抗旱设施,完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每个乡镇建有千亩基地,每个村建有百亩基地;在板岭、百旺、拉仁、下坳、拉烈、加贵等乡镇种植6万亩油茶。在养殖方面,实施“千山万弄百万羊,百村千万跑山鸡,户均一头瑶山牛”工程。通过区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