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村”里数能人--靖西县地州乡乐村村见闻
秋高气爽,清风徐徐,再次走访靖西县经济社会发展“明星村”——地州乡乐村村,金灿灿的稻谷等着主人来收割,桑园示范片里桑树长得正绿,蚕房里桑农正细心地呵护着蚕宝宝,各屯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从落后村跃升为“明星村”的村庄,正以它最快的步伐发展着、前进着。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明星村”里也在不断地催生本土“明星”。这些“明星”虽没有娱乐明星那样靓丽的光环,但他们在家乡的土地上,正努力实现着他们的“明星梦”,依靠智慧与汗水创业致富。
“蚕爸爸”张丰成
谈起张丰成,当地群众都把他誉为“蚕爸爸”。2014年起,张丰成积极响应该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带头发展桑蚕产业。在他的带动下,乐村村桑蚕产业从零到有,桑蚕户逐步增加,桑园逐步扩大。张丰成自己种植桑园20多亩,还经营占地120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中心。地州乡乐丝桑蚕生产合作社成立后,他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今年,乐村村掀起了“产业筑巢引凤归”的热潮,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多达30人,百谷屯连片桑园面积扩大到1000亩,全村桑园面积达1500亩,桑蚕产业已成为乐村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张丰成经营的小蚕共育中心除了满足全乡4000多亩的桑蚕养殖外,还给周边如安宁、龙邦、同德等乡镇桑蚕户提供小蚕,发挥着重大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他的小蚕共育中心共育小蚕13批1260张,总产值约200万元,效益比去年翻了4番。
张丰成成为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双带”能人,在全乡产业发展进程中彰显他大胆创新、坚定创业的魅力。
返乡创业引领者梁道光
“我返乡创业是因为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形势特别好。在外面打工虽然工资高,见钱也快,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返乡创业,可以照顾父母小孩,不再让他们成为留守人群。”坐在记者面前的梁道光,话语间充满自信。梁道光是乐村村院城屯人,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年轻、有干劲、有思路。梁道光是该乡产业良好发展进程中第一批外出返乡创业人员。2015年,他放弃高薪厨师工作,毅然决定回到老家创业,和同样外出返乡的两个年轻人一起,在本屯辖区一片丢荒许久的山弄里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在没有机耕路,人来回一趟需要走50分钟,水源缺乏,所有机器和材料都是靠人和马一点一点搬进去的情况下,他们种下了桑苗,养起了羊和鸡,点上煤油灯,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目前,桑园面积达80亩,山羊养殖100只,林下养鸡50羽,通往山弄的机耕路正在修建中,产业规模初具雏形。“我们的目标是到明年桑园面积达到250亩,山羊养殖200只,母牛20头,林下养鸡100羽,形成种养结合的创业致富模式。
村里的“活华佗”黄永宁
“我毕业后之所以决定回家开诊所,是因为村里确实很需要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人生追求,现在每天来诊所看病打针的群众不少,我每天忙忙碌碌也很充实。”现年29岁的乐村村医黄永宁,年纪轻轻却小有名气,除了治病救人的职业外,他还是全乡最年轻的村民委主任。几年前,他中专卫校毕业,放弃在外找工作的念头,回到家乡开起了诊所。看病、打针、配药,需要的时候他开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间,上门服务,群众夸他是个热心肠的好医生,称他为乐村的“活华佗”。小诊所发挥大作用,诊所每年接收就诊7000人次,年收入约10万元。几年的打拼让他开上了私家轿车,建起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房子。他的成功也示范带动了在外打工或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有的办幼儿园,有的跑运输,有的种茶叶。作为最年轻的村民委主任,黄永宁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并取得较大的成功,去年种桑养蚕的农户户均纯收入增加5000元。“今年桑蚕户收入肯定能翻一番。”黄永宁坚定地说。
【 编辑:利雪娟 作者:赵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