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2016年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钦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全力推动结构性改革,把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在巩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经济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服务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呈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运行态势,实现“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区排位前列
2016年,钦州市经济在面对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增长态势,多项指标增速在全区排位前列。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1102.05亿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前三季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3、1.7个百分点,增速全区排第2位,比上年前移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12亿元,增长4%,增速全区排第4位,比上年前移1位;第二产业增加值481.89亿元,增长11.4%,增速全区排第2位,比上年前移3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99.04亿元,增长9.4%,增速全区排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4.14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增速全区排第7位,比上年前移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增速全区排第3位,比上年前移7位。三次产业结构为20.1:43.7:36.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1.6和1.7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2016年县域GDP实现958.53亿元,占钦州市比重87%,同比增长10.7%,增速比钦州市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与钦州市持平,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钦州市分别高4.2和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67.43亿元,占钦州市比重达70%,实现增加值占钦州市比重达72.2%,对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20.3%和113.7%,分别拉动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值、增加值增长14.0和11.8个百分点,强力支撑钦州市工业稳步增长。
(三)经济增长基础趋稳
1 、农业丰产增收。 2016年,钦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0.1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64.48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23.06亿元,增长0.9%;牧业产值89.4亿元,增长2.1%;渔业产值76.4亿元,增长5.4%。粮食总产量112.8万吨,下降0.7%;水果产量190.55万吨,增长7.3%;肉类总产量30.65万吨,增长0.2%;水产品产量57.66万吨,增长5.4%。
2 、物价保持平稳。 2016年,钦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增长3.8%;衣着类增长2.9%;居住类下降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增长1.7%;交通和通信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娱乐增长2.7%;医疗保健增长0.6%;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1%。
3 、要素供给稳定。 2016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06.42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住户存款586.01亿元,增长10.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94.98亿元,同比增长8.7%。存贷比为65.6%,低于同期1.3个百分点,保持稳定水平。
4 、人口总量和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2016年末,钦州市常住人口32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7万人,增长1.1%;人口出生率为14.70‰,死亡率为5.30‰,自然增长率为9.41‰。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122.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01.7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37.80%。
(四)经济增长效益不断提升
1 、企业效益逐渐提升。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00.84亿元,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63.23亿元,增长23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36家,亏损面仅为11.5%,亏损额同比下降83.3%。
2 、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钦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5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0元,增长7.3%,比全区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7元,增长9.3%,比全区略低0.1个百分点。
(五)需求侧逐步调整优化
1 、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 2016年,钦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50.89亿元,增长17.4%,增幅比上年回落5.5个百分点,增速全区排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8.92亿元,增长47.9%,总量占钦州市投资比重11.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5.63亿元,增长9.8%,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61.52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6.34亿元,增长18.2%,总量占钦州市投资比重50.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钦州市民间投资完成673.6亿元,增长23.1%,高于钦州市投资增速5.7个百分点,拉动钦州市投资增长15.6个百分点;钦州市非公投资完成655.3亿元,增长23.7%,高于钦州市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拉动钦州市投资增长15.5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升级趋势明显。 2016年,钦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63亿元,增长1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全区排第1位。从经营区域看,城镇与乡村增长同时加快。城镇实现零售额320.43亿元,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乡村实现零售额53.2亿元,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占钦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升级趋势明显;从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9.12亿元,增长35.7%,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零售业零售额304.88亿元,增长8.9%,比上年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宿业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18.36亿元,增长14.1%,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3 、港口吞吐量稳定增长。 201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954万吨,增长6.8%。集装箱137.4万标箱,增长45.9%。
(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1 、服务业发展平稳。 钦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99.04亿元,同比增长9.4%,总量占GDP比重达36.2%,贡献率达39.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财政预算八项支出分别增长5.4%、56%、16%,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2016年,随着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骏升科技(钦州)有限公司及钦州富仕通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竣工投产,钦州市以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速增长,成为拉动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年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3家,共实现产值119.30亿元,增长46.0%;增加值增长19.2%,对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3.6%和12.6%。
3 、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性增长。 从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15个月负增长。进入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逐月收窄,至9月底实现正增长,且增速逐月加快。全年钦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8.6亿元,增长22.2%,增速高于钦州市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 、调结构与稳增长的矛盾突出。 当前钦州市仍处于结构调整的爬坡过坎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未来要完成去库存、去产能,加快对僵尸企业的淘汰,短期来看对第三产业依然会产生下行压力。
2 、旧动力减弱与新动力尚未完成的矛盾突出。 从需求侧来看,近年来钦州市投资增速回落,投资效益仅与上年持平,2015-2016年投资效益系数(新增GDP/投资)保持0.09。潜在增长率的降低和边际效应递减,使得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继石油及制品类后,钦州市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新兴消费热点规模较小,粮油食品、烟酒、金属材料行业依然下滑。
3 、房地产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2016年,钦州市商品房竣工面积132.25万平方米,下降17.6%,待售面积157.84万平方米,增长1.9%,房地产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4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新增税源企业和项目少,严重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16年,钦州市财政收入154.08亿元,下降5%,增幅比上年回落22.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9.5亿元,下降1.7%。各项税收收入133.92亿元,下降5.8%。财政支出200.08亿元,增长4.8%。
(二)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1 、投资对经济增长驱动力减弱。(1)重大项目对投资增长拉力减弱。 重大项目缺少、投资下降局面没有改观,后续将明显降低对投资的支撑和拉动。2016年,钦州市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在库统计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317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36个;完成投资247.亿元,同比下降22.8%;占钦州市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9.6%下降到26%。 (2)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投资节奏放缓,重大项目招商难度加大,以市场投资为主导的制造业特别是工业领域投资明显减速。2016年,钦州市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5.6亿元,增长9.8%,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361.5亿元,增长9.7%,比上年回落4.9个百分点;占钦州市投资的38%,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
2 、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压力较大。(1)新入库企业少。 2016年,钦州市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6家。部分企业生产效益不佳,甚至持续负增长,受成品油国内市场饱和、市场低迷等影响,中石油经营转向开拓国外市场,明显增加原油来料加工量,造成临港工业产业持续下滑,2016年,钦州港工业产值456.71亿元,下降6.6%。 (2)企业经营成本高企。 2016年,钦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23亿元,增长8.6%,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3%,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钦州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56.7%,超过行业公认的银行贷款控制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警戒线(50%)6.7个百分点。
3 、建筑业增长乏力。 近年来建筑业来对钦州市经济贡献比较大,为GDP增长提供了较大支持。2016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钦州市建筑业产值增速小幅回落。钦州市62家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76.16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8.67亿元,增长14.9%,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
(三)对外贸易形势严峻。 由于原油、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等外贸龙头企业进出口业务量大幅减少。2016年,钦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4.25亿美元,下降23.5%。其中,出口额16.15亿美元,下降34.8%;进口额28.13亿美元,下降15.2%。
三、2017年经济发展建议
2017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战略机遇,坚持以稳增长为经济工作主题、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扩量提质为工作目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统筹抓好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改善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树信心,狠抓稳增长政策落实
当前发展不足仍然是钦州最大的实际。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是改善民生水平,完善社会保障,都需要以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作为保证。为此,钦州市各级要保持好定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的作为,主动迎难而上,凝神聚力推进钦州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二)固基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1 、服务企业稳产达产。 继续实施“一企一策”,及时收集、反馈、协调处理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利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着力扶持引导、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服务中石油、国投、金桂等支柱企业稳产。推进中国五矿集团加快对钦州港区铁合金企业的整合重组。协调解决石化企业生产原料问题,加快澄星等金鼓江配套石化码头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稳产达产。
2 、深入实施县域工业提升工程 。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钦州高新区行政审批改革,逐步下放市级审批权。完善灵山工业区、浦北县城工业园、钦北皇马工业园、钦南金窝工业园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园区产业规划方案;建成大寺、陆屋等一批重点工业镇,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县域工业规模化、园区化、平台化。
(三)挖潜力,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1 、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加快石化产业园、三墩循环经济示范岛建设进程,力争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重油加工、乙烯等重大石化项目落户。实现中船修船一期全面投产,加快形成修造船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力顺轻型载货汽车升级改造项目,下一步延伸发展汽车制造产业。
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订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依托华为、卓能等龙头项目,启动建设机器人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钦州创客城等新兴产业集聚区。推进钦州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
(四)育动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1 、注重规模企业培育。 加快工业、商贸、服务业等行业优势企业培育,改变工业“一油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积极研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入库入统对策,解决商贸企业“进不来、统不上”的难题;加快推进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行业分布,改变规模以上服务业空白领域较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实现服务业均衡发展。
2 、稳步推进产业创新。 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鼓励和扶持创新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全民创业创新与民间资本的良性互动。
3 、深入开展精准大招商。 落实委托招商、招商工作组等招商机制,建立项目洽谈专家咨询和部门快速会商机制,针对东部沿海等重点区域和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健全与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及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华为等大型企业集团的联合招商机制。
(五)抓开局,确立经济增长新方向
一季度是判断全年经济发展走势的风向标。根据近几年来钦州市一季度与全年的经济数据比较分析,一季度GDP、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等指标对全年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影响预期,更影响趋势。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全力做好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安排部署。提前谋划投资项目,发挥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仔细做好新增长点和企业开工情况的摸排,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力保障增长点发力和企业开工。同时加大对各类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防控,提前做好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的协调,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努力实现首季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