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铜鼓敲响千年之歌 鼓上图案反映当地民族生活

24.11.2016  09:03

  广西是铜鼓最重要的分布地区。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传统乐器,铜鼓可谓集冶金、铸造、绘画、雕刻、音乐、舞蹈于一身,凝聚了许多民族世世代代的心血和才智。铜鼓及其纹饰,更如同一座丰富翔实的资料库,记录着壮族古代社会的珍贵信息。

   村民犁地发现铜鼓

  早在公元前8世纪,铜鼓便在我国云南中部地区产生,而后随着民族的迁移和文化交流日渐扩散。铜鼓在广西境内分布广泛,其中桂东南、桂南和桂西南各县都有古代铜鼓出土和流传。

  这面新认定的一级文物南北朝骑兽纹“四出”钱纹铜鼓出土于邕宁吴圩镇敢绿村。发现时间还得追溯至1989年2月19日,敢绿村村民雷毓津在该村西南二公里许岜卡岭坡地上犁地,突然间犁头碰到一硬物,雷毓津停下劳作扒开泥土,一面巨大的铜鼓渐渐露出真容。

  经文物部门发掘证实,这是一面南北朝时期的灵山型铜鼓,出土时无任何伴出物。灵山型铜鼓是以广西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与其他类型的铜鼓相比,灵山型铜鼓的最大特点是铜鼓上的蛙饰均为6只,包括3只单体蛙造型,以及3只累蹲蛙造型。这些青蛙的背部饰瓣纹和同心圆纹,后腿臀部为螺旋纹,显得肥大厚实,造型美观。

   铜鼓蛙饰别具意义

  在许多民族的心中,冬眠春出的青蛙预示着美好与丰收,有的民族甚至将它视为自己的图腾来崇拜。特别是在壮族地区左江流域的众多岩画中,其正面或侧身的人物画像均为两手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脚平蹲屈膝向下,整体造型与青蛙的形态十分相似。

  蛙神崇拜正是壮族的古老传统,青蛙舞至今仍在民间有所流传。此外,岩画中还出现了许多铜鼓造型。这些岩画构图与人物造型勾画出一幅幅内容丰富、意境深沉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古骆越居民在进行祭祀活动时敲打铜鼓、跳蛙舞的状况,表达了人们祈望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

  据研究,岭南地区的古代骆越人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今广西境内左江、右江至郁江一带和今越南北部一部分地区乃古代骆越人聚居地。其中关于铜鼓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

   鼓面纹饰达十余种

  作为广西古代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物,尤其是铜鼓上的各种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意识,可以说是壮族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这面南北朝骑兽纹“四出”钱纹铜鼓,单单鼓面,纹饰就多达10余种。

  其中,位于鼓面中心的太阳纹是铜鼓中最早出现和最基本的纹饰,几乎每一面铜鼓都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生生不息。最为特别的是,这些代表着太阳图案的凸起光体,不但利于声音传开,还能防止最常敲击的鼓面中心塌陷。

  据专家考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地区社会相对较稳定。如梧州晋墓里就曾发现刻有“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等吉语的铭文砖。由此可推断,在南宁出土的南北朝铜鼓,其社会功能应是以祭祀娱神为主,其次是象征财富。

  在《晋书·食货志》中有这样的描述:东晋时期,许多“官私贾人”将“国之重宝”的铜钱偷运到两广地区卖给当地夷人(少数民族),夷人将铜钱熔化,用来铸造铜鼓。可见当时把铜鼓看得比流通的货币还贵重。到了明代,铜鼓更是“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足见其珍贵程度。(记者 陈蕾)

   南北朝骑兽纹“四出”钱纹铜鼓

  时代:南北朝

  类别:青铜器

  来源:征集

  收藏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

  面径91.5厘米,高55厘米,足径92厘米。鼓面伸出鼓颈外,大于鼓胸,胸腰之际缓缓收缩,无分界线。腰足以凸棱分界。鼓面边沿饰有六蛙,逆时针环列。中心为太阳纹十芒,四周饰“四出”钱纹、鸟纹、四瓣花纹、虫形纹、兽面纹等。鼓面背部有扇形调音刮痕,属灵山型铜鼓。

编辑:韦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