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邕宁区蒲庙镇那路村屯里坡建设生态文明村见闻
摘要提示: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重点打造风貌改造亮丽风景线,2014年完成农村住宅立面改造918户,完成南宁市下达任务的357%,完成整村推进13个,工作进度在各县区综合排名第一位。
图为邕宁区蒲庙镇整坡推进住宅立面改造项目示范点之——屯里坡。谢川摄
中新广西网1月12日电 (谢川 黄高生)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重点打造风貌改造亮丽风景线,2014年完成农村住宅立面改造918户,完成南宁市下达任务的357%,完成整村推进13个,工作进度在各县区综合排名第一位。工作推进如此有力,是否有什么秘诀?带着这一疑问,1月11日,笔者到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整坡推进住宅立面改造项目示范点之——屯里坡,探访当地群策群力开展立面改造,建设生态乡村的“诀窍”。
里应外合 共建美丽乡村
蒲庙镇屯里坡是个有83户376人的小村坡,其中外出务工、创业就有100多人。面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立面改造的经费、人力问题如何解决?
当地村民李垂依介绍,屯里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等及南宁市周边一带,每个片区都会有一位老乡作为当地的联络员,负责把村里要立面改造、生态文明村建设等消息转告大家,动员大家积极投工投劳和捐款。由于动员到位,坡里群众都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并回乡参与建设。
“李业甜捐3.8万元、李业炼捐2万元……”在该坡的光荣榜,村民通过各种形式对大伙的善举进行通报表扬,并由此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生态乡村的浓厚氛围。
分块管理 高效推进工作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屯里坡实行“分块管理”模式。即把全坡分成3个片区,每个片区有若干群众代表负责推动外立面改造等各项工作,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分块管理’在这几年的乡村建设中,我们一直有运用,且效果显著,所以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我们一直沿用了这个模式。因为它引进了竞争和互相监督机制,确保了村坡卫生及其他各方面工作随时有人管理,保障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美丽。”那路村村委会主任黄运正说。
在生态乡村“分块管理”阶段,屯里坡将在家的劳动力和能回家参与建设的群众分成若干组,合理调度时间,分批参加外立面改造、生态文明村建设,省外出务工者则请亲戚朋友帮忙。“每小组有10多户村民组成,小组内相互监督,主动做好房前屋后保洁和立面改造等工作。同时,小组间互相评比、互相学习并提整改意见、建议。”村民李信甲说道。
“经过大伙的努力,在农村住宅风貌改造工作中,坡里争取上级农村住宅风貌改造项目资金补贴90万,坡里集体资金出资11万元,群众每户自筹3000元,共集资30万元,完成了60多户居民房外立面改造工作。”那路村包村领导林虹介绍。
目前,全坡群众还自筹12万元,建设篮球场、公厕;义务投工投劳300人次修1.7公里的环村道路;自筹水利建设资金2万元。同时,拆除了屋前屋后零星牛栏,统一建设集体牛栏;建设了环村道、巷道、公厕、路灯等。
该坡还“分块管理”维护坡里的几处古宅。“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参与立面改造,对于一些具有历史风貌的古居民住宅,我们‘修旧如旧’,尽可能地保持他们的原貌,以此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美丽乡村。”村民李垂依补充道。
基地辐射 促推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乡村,需要有美丽的村容环境,更需有足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环境好了群众富裕了,生态乡村才能越建越美丽。
当地村民李业甜外出创业成功,2009年,他带着反哺乡亲的美好愿望及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坡的期望,回到屯里坡建设了南宁市开田三农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235万元,总建设规模1000亩。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按土地入股分红,保证了村民年分红人均收入不少于500元。同时,当地还以该科技示范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屯里坡形成“确保水稻、花生产量,扩大绿叶蔬菜、辣椒、瓜果种植面积”的致富模式,并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的新路子。
目前,开田高效观光生态园已经有高效农业生产园区、生态养鱼环坡蓄水区等四个功能区。笔者在屯里坡看到,“开田高效观光生态园生活区”字样已挂在村口。估计再过不久,美丽的屯里坡将成为前来观光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下一步,我们将以屯里坡为典范,进一步以点带面,引导全镇各村坡开展硬化、绿化、果化、净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乡村建设。同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与旅互动,一产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谐发展。”邕宁区蒲庙镇镇长莫建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