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八达镇龙保村第一书记李振华扶贫纪实

03.03.2015  18:39
西林县八达镇龙保村第一书记李振华扶贫纪实 欢迎回家 聚力开发

    可以上网订购年货,也可以坐在电视机前调着频道看一场有声有色的春晚,对于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八达镇龙保村的村民而言,这些别人眼里及其平常的春节景象,却将是今年春节与往昔最大的不同。“宽带龙保工程”牵山绕水进村屯,互联网和有线电视通了,复合循环的经济模式转起来了,现代化信息世界的大门正向村民们敞开,出村打工的游子正赶在除夕前陆续归来。

    而在这年关之际,已在龙保村驻村将近一年的第一书记李振华,并没有踏上回家的路途,而是辗转搭上了前往大新县的班车,打算在大新及南宁周边展开水利绿化工程调研,以便及时把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带回龙保村,展开龙保村新一年里的首个扶贫建设项目计划。

    龙保村位于西林县城西边,海拔高,地偏远,经济贫困。作为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派驻到当地的扶贫干部,李振华和扶贫队的同志们在2014年里开展了精准的“四子工程”扶贫计划——洗脑子”、“蜜罐子”、“花园子”、“菜篮子”, 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从村民思想意识提高到生活生产设施完善,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

    宽带进驻龙保村

    科技新知“洗脑子”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困难的环境中滋生出毫无斗志、来而任受的思想,将使人长期无法脱离困难。“扶贫先扶志”是李振华和他的扶贫工作队“出征”龙保村前领悟到的第一课。

    “贫困村落后思想的更新不能仅靠一个人、一个单位或一届政府所能够改变的,而需要先进思想对村民的长期影响”。李振华说。

    如何把先进思想引进来?修筑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或许是一条绿色捷径。互联网、有线电视,可以为村民们传播先进的思想,依靠幼儿保健、学生教育、致富技术、产品销售等实用知识,深化村民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从而潜移默化他们的一些落伍思维,使龙保村民能逐步适应并跟上社会的进步,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此,李振华创造性地提出在龙保村实施宽带工程。

    经过汇报申请,广西质监局投入8万元,拉动了投资17万元的龙保互联网、有线电视工程,在春节前将顺利完工。“有宽带就是好,这下我们可以马上网购春耕的东西啦!”龙保村村民杨骑源说,以前在村里,他只能用手机上网采购种子和生产工具,十分不便。网路通了,用电脑上网就能很方便地比对品种,扩大采购范围。

    “蜜罐子”养蜂授粉

    扮靓板栗树结“金果”

    龙保村现有经济结构单一,全村村民主要生活来源只能依靠退耕还林项目——约2300亩的板栗林。然而由于树种品种差,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又常年离村务工,导致板栗树缺乏长期护理,产量较低。

    板栗林的产量要提高,修理剪枝是可行之计,却不适用于多为老幼人员留守的龙保村。得知龙保村石炮屯群众有养蜂的习惯,在板栗开花期间自发养蜜蜂,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李振华带领工作队经实地调研后决定开展“蜜罐子”工程,扶持养蜂产业。通过大量蜜蜂采花,增加板栗花授粉,以促进产量提高的目的。为不务农时,李振华迅速将调研情况报告广西质监局,申请到3.5万元资金为石炮屯采购养蜂设备。 

    石炮屯原有150多个蜂箱,产值达20万元。养蜂项目投入后,该屯的蜂箱增加到350箱,蜂蜜产值实现倍增,预计将达56万。相关研究表明,以蜜蜂授粉普通农作物,产量可增加20%以上,这意味着,通过运用复合经济结构模式,龙保村的板栗林年产值可由原来的100万元提高到120多万元。

    30多岁的杨国芳,在李振华的动员下,甘当发展本村养蜂产业的领头人。“我打算以我们石炮屯为龙头,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养蜂。等到板栗花开了,就能开始赚钱了。”杨国芳说,如今他带领的“养蜂队”已发展了十几个技术骨干。去年他靠养蜂纯收入3万元左右,而这次靠蜜蜂授粉板栗花,他预计过完春季,自己能收入10万元。

    “花园子菜篮子”合力酿蜜

    留住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有了“蜜罐子”,幸福生活还得靠“花园子”“菜园子”来填。发展养蜂产业不能光靠板栗花为花源,为提高产量、品质,应当为蜜蜂提供品种多而杂的果树花、菜花等花源,二者合一,势在必行。加之龙保村地理位置优越,蔬菜种植运输便利。随着美丽乡村清洁工程的进展,李振华再次用复合经济结构的思维模式做计划,争取到广西质监局拨款的4万多元用于龙保村的“花园子”“菜篮子”建设。

    经过扶持,如今该村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外观靓丽、全年花期、四季常绿的三角梅、四季桂花、杨桃等花卉、果树苗种,这为当地建成花园式村庄为创造旅游、农家乐等拉动消费增加收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创造条件。该村基本形成的以大田屯、龙英屯、龙保屯三屯为主产区的蔬菜种植基地,群众种植积极性大为提高,甚至寒冬仍出现耙田扩种的现象,目前为止,预算蔬菜种植收入已超20多万元。

    “精准扶贫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在龙保村我们一直是按照这个路子走,‘四子工程’是目前龙保村最大的实际情况,也是最能实现快速脱贫走向富裕的途径。”李振华说到,“作为质监人,我开展工作注重‘提质增效’。”谈及质监职能与扶贫工作的结合,李振华认为,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者生搬硬套地结合,坚守质监人优良的作风、良好的素质,运用谨慎的思维,以创新的工作方式来实现“提质增效”。“农村经济循环模式也是一种新常态,我们得主动去适应。”

    扶贫工作环环相扣,群众精神面貌的改变不仅需要在互联网、有线电视传播的先进知识、理念对内心世界的冲洗,也需要外部世界特别是创业生产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内服外用”让群众自觉提高素质跟上形势。今年春节,龙保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小伙被家门口的经济产业留住了年后外出打工的脚步。

    “村里环境好了,种树种菜养养蜂也有可观的收益。还能同时照顾一家老小,我们又何苦奔波再外呢?”许多年轻人纷纷表示,愿意回家聚力开发“四子工程”。李振华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打算春节期间完成手头上的调研,创新地做好周密的项目计划,把扶贫资金充分用到实处。”李振华说。(林芊芊 李明智 记者 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