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部长的环保新政:让守法成为常态

03.03.2015  11:35

  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北京。春节的气氛还没有散去,“两会”政治季即将拉开序幕,陈吉宁第一次以环保部部长的身份召开了新闻界座谈会,征求新闻界对于当前环境形势的看法。

  在这之前一个月,他刚刚从清华大学校长任上调任环保部党组书记,曾引起海外内外众多媒体热议;在这之前半个月,他出现在新闻联播中,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问题,他代表环保部党组严肃表态。很多记者猜测,陈吉宁将在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与媒体正式见面。但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在两会之前,以与媒体座谈的方式首次亮相,正式开启了他的环保新政。

  当天,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20多家的全国性媒体、都市报和网络媒体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主持。除陈吉宁外,他也是当天唯一在场的环保部领导。潘岳曾在10年前因屡屡掀起环评风暴而被公众所关注。在数年的沉寂之后,这也是他首次在媒体集中的场合现身。

  困境中的环保

  座谈会在环保部二楼的会议室举行。陈吉宁没有坐在主席台上,而是与媒体面对面坐在一起,就像他在清华“站着听演讲”的平易风格一样。

  这个看似简单的座谈会,却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时刻举行:一天前,柴静的雾霾调查片已经点击过亿,引起公众对于生存处境的强烈关注以及对环境监管部门的期待。而就一个月以前,中纪委对环保部的巡视刚刚结束,反馈环保部的问题,焦点就在环评把关不严、领导干部亲属插手环评、红顶中介突出、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被套用等等。

  不过,社会对于环保的评价,却远远早于中央巡视组的结论。作为普通公众的一员,记者们都能亲身感受到,这些年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人们认同的基本共识是:中国正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局部虽有好转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一些环境问题往往演化为群体性事件,迅速提升了公众对周边环境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成为影响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如座谈会上有记者发言时指出,目前累积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民众环境维权意识抬头,已形成对政府环保工作的极大考验。

  显然,公众要看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不是那些与公众感深差异很大的数据和报告。

  失去的执行力

  伴随着环境形势的不断恶化,环保部门近些年来留给公众的印象并不给力。有与会记者表示,这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监管不严,执行乏力。“不作为”并不是没有手段,而是对现有的环境执法权、监管权没有用好用足,从而失去了对污染企业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如果把环保部门“疲软”的现状,与更早以前的环保总局相对比,人们将更加感受到环保“硬不起来”的现实。从2005年到2007年间,当时的环保总局曾屡屡掀起“环评风暴”,巧妙运用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行业限批的行政手段,真刀真枪向污染宣战。

  但是,自升格以来,环保部却逐渐消停了霹雳风暴。2008年底,环保部一改以往环评收紧的趋势,一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大幅放宽环评审批标准,一方面又向各省下放了若干项目环评的审批权限。此后六年中,未批先建的环保违规项目不断增加,环保部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

  环保部门执行力弱引起的公众不满,曾在2013年“两会”期间国务院部委负责人选举中得到集中体现,前任环保部长得到了最少的赞成票。而在每一个雾霾浓重的时节,环保部也常常成为公众集体吐槽、问责的对象。

  正是这数年累积的压力,使陈吉宁的履新给了焦虑的公众一个强烈期待——他将如何把环保部带出目前的困境?他将如何回应公众日益高涨的期待?

  从“总量”到“质量

  座谈会现场的陈吉宁,面对记者们坦率和强烈的意见,依然风度沉稳。可能是因为,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环境专家和多年来环保改革的设计者,他对这些困境其实并不陌生,早有思考。

  在记者们发完言之后,他发表了一个讲话,不长,但却思路清晰。他坦诚,中央对环保工作新的要求和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拿出一个好的设计图和施工图。

  外界或许还不清楚这样的施工图,但从陈吉宁在座谈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五项重点工作中,却可以解读出一些基本思路。

  陈吉宁表示,环保部要全力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要精心编制好环保“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深化环保改革工作,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在当前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陈吉宁的五点意见显然指向了法治、规划、改革与从严治部的核心目标。

  这其中,环保“十三五”规划将是陈吉宁主政环保时代的路线图。陈吉宁介绍,“十三五”规划的主要思路是: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实施质量和总量双管控,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科学决策、系统治污,分区分类、分级分项,精细管理,精准发力。重点要攻克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着力健全立法执法、政府履职尽责、改革环境治理、完善社会共治和强化市场机制五大制度。

  更重要的信息是,未来环保部工作的核心,将从过去的单一“总量”管控过渡到“质量”与“总量”的平衡兼顾,且更加重视“质量”指标。此举将解决环保工作成效与公众感受不符的痼疾,可谓近些年来环保治理路线的重大变化。陈吉宁上任伊始就提出如此清晰的路线图,可见作为环保专家的他胸有成竹。

  让守法成常态

  座谈会上,陈吉宁并没有过多谈论技术路线,他重点强调了“法之必行”。这个法,就是刚刚出台的“新环保法”。

  在公众普遍陷入环保焦虑的背景下,环保部显然需要采取一些大规模的、行之有效的行动,使公众觉得环境是可以变好的。可以看出,陈吉宁将环保法的贯彻落实,作为一扫环保部士气不振、执法疲软之风的突破口。

  陈吉宁明确指出,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环保不守法是常态,而今后要把这个常态翻过来,让守法成为常态。他表示,2015年将全力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重点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

  2015年1月正式实施的新环保法一度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也是这些年来环保部被公众与媒体认可的少数政绩之一。新法的幕后推动者正是分管政策法规的潘岳。

  座谈会后第二天,潘岳即对环保法实施两个月以来的情况向新闻界进行了详细介绍。全国已有18个省市设立了382个环保法庭、合议庭和巡回法庭。各地法院也依照新法判决了一批环境犯罪案和环境公益诉讼案。在新的一年里,这部新法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值得期待。

  推动信息公开

  座谈会上,新闻界代表欣喜地看到了陈吉宁对于“信息公开”的开明态度。

  早在座谈会之前,就有“陈吉宁建议建设微信举报平台”的新闻报道。在座谈会上,陈吉宁指出,环保的事情从来不是环保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共同面临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事情。环保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怎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让广大公众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这里面涉及到必须信息公开。

  陈吉宁表示环保部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举报权。而他对于柴静的敬佩和鼓励,正是出于这个纪录片“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来唤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

  对于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环保部是第一个制定并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部门,也是第一个出台并实施《环评公众参与办法》的部门。从曲格平到解振华的历代环保掌门都表示,环保是靠宣传起家的。在环评风暴时代,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更是成为环评执法的辅翼,开创了风起云涌的局面。

  但是,在2008年之后,环保部因在“信息公开”领域的裹步不前而受到诟病。2012年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数据后,环保部表示这是“干涉内政”,并批评这种舆论是“暖风熏得游人醉,莫把中国当美国”。后来,由于中央领导的强力推动,环保部才开始实施目前的PM2.5实时监测信息公开系统。

  也许,正是有此开明务实的情怀,陈吉宁在面对记者大胆而尖锐的意见时,总是态度温和、回应坦率。他一边仔细倾听大家发言,一边认真记录,并不时就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与潘岳交换意见。新班子务实的风格与团结的默契也预示着,环保部门与媒体、公众重新建立信任的过程已经开始。公众有理由相信,环保部真刀真枪向污染宣战的时代已然来临,希望环保部摆脱“世界四大尴尬部门”的那一天尽快到来。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