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了解巴西,从“甭急啊”开始

31.01.2015  16:14

   新华网里约热内卢1月30日电(记者陈威华)作为一名二度常驻巴西的记者,我经常会被问到,如何总结巴西的民族性格?每当此时,我会想起一名华人朋友曾说过的一句精典评价:巴西人见面互道早安“BOM DIA”,中文音译就是“甭急啊”。理解巴西的民族性格,需从这句招呼语入手。

   所以,每天一早出门,当见到的每个人都劝你“甭急啊”,即便你有一脑门官司,即便你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你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放慢工作节奏,学习享受慢生活。而在许多公共部门,你会看到办事员之间悠闲地聊着天,等待办事的人也都不着急不着慌地排着队,这时候,你也会努力劝自己:甭急啊。

   巴西作家鲁伊·卡斯特罗在他的名著《里约热内卢:狂欢者的都市》里写道:当你守着这么一片美丽的海滩时,你还要那么火急火燎地干活做什么,有时间不如去海滩上晒太阳享受生活。

   巴西人不紧不慢的工作作风,让我这样的急性子实在没脾气。2014年初,我向开户银行提交了账户管理人更换申请。原本十分简单的事,结果到了今年初还在走内部程序,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搞得定。银行客户经理每次见我都感慨:你们的申请太复杂,请多等几天。

   被巴西人搞得无可奈何的不仅仅是我这样的普通外国人。去年,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国际足联一度后悔把世界杯主办权交给巴西。世界杯6月开幕,但直到5月,与世界杯相关的各种基础工程项目仅完工45%。国际足联一名高层官员说,必须踢巴西人屁股,他们才会干活。

   巴西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国家。在世界杯决赛城市里约热内卢,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与简陋逼仄的贫民窟比邻而居。富者住每平方米均价高达10万雷亚尔(1美元约合2.7雷亚尔)的豪宅,出行动辄私人飞机或直升机,最不济也是防弹轿车。贫者则家徒四壁,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卖点小零食谋生,稍有不慎就可能在交通事故中殒命。如果能在有钱人居住的小区谋个看门的工作,即便每天上下班时间要花上三四个小时,对于穷人来说,这也是值得做一辈子的“美差”。

   因此,就业不足、社会阶层固化,导致巴西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里约热内卢游人如织的科帕卡帕纳海滩、圣保罗商贩摩肩接踵的25街地区,都是抢劫凶杀案高发地区。

   即便如此,巴西人仍然没心没肺地乐呵着。在巴西世界杯期间,盖洛普调查公司发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巴西人仍然是世界上对未来最乐观的人。巴西战略事务部长马塞洛·内里介绍称,盖洛普这项调查满分为10分,巴西人最终得分是8.8分,已连续第8年在该项调查中稳坐排行榜首位。

   当时,有媒体分析巴西人高幸福感时,举出3项理由。首先,收入持续增长。其次,极端贫困消减,中产阶级人数增长。第三,巴西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卫生、教育等几座影响民众幸福感指数的“大山”,都由政府作为擎天柱支撑着。

   但是进入2015年,当总统罗塞夫开始第二个任期后,“不着急”的巴西人开始有点慌了。从2011年至今,巴西经济增长乏力,2011年增长2.7%,2012年仅仅增长1.9%,2013年经过数据调整后,也只有2.52%。巴西中央银行1月5日公布的《焦点调查》报告显示,巴西2014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15%。

   2015年初,包括奔驰、大众在内的一些知名车企开始裁员,让许多人开始担心今后的生计问题。事实上,从去年底开始,不少巴西民众已改变生活习惯,在购物时开始使用现金,量入为出,避免因为还不上信用卡账单,最后要给银行支付高利息。

   我的朋友罗尼·林斯在著名的瓦加斯基金会任职。他的分析是,高幸福感需有高经济增长率支持,巴西已告别大宗商品繁荣周期,卢拉时代的高增长率成为回忆,巴西人需要学习中国人“只争朝夕”的作风,不能再“甭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