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改革创新 建区十年创辉煌

20.03.2015  11:24

  2005年3月18日,新城区更名为“青秀区”。新区版图从108平方公里扩大到872平方公里,几乎是原来8倍。辖长塘、伶俐、南阳、刘圩4个镇,新竹、中山、建政、南湖、津头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仙葫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2.25万。从这一天起,青秀区翻开了新的历史华章,从此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面对世人,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来,青秀区坚持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勇于担当,迎难而上,靠改革创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险阻,提升了经济总量,增强了自身实力,树立了良好形象,旧城换了新颜,青秀区一点一点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社会生产力、经济总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十年间,城区生产总值从191.36亿元提高到637.06亿元,翻了1.93番,年均增长11.40%;财政收入从9.36亿元提高到109.38亿元,翻了4.07番,年均增长26.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2.40亿元提高到595.53亿元,翻了5.44番,年均增长34.73%;第三产业突飞猛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一次次“华丽转身”:  成为广西首个财政收入破百亿元的城区;入选  “2014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荣获全国“2014年民生改善优秀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广西唯一入选城市(县区)。十年来,青秀区共获得“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旗)党委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41项国家级,“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平安(市、区)先进集体”等77项自治区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等292项南宁市级荣誉称号。

  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青秀区已经成为一片投资创业的热土,人民幸福生活的乐土。

   抢抓机遇  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

青秀区委书记钱健(右三)、区长韦敏宏(右二)检查标准厂房建设进度。孔德亮 摄

  从埌东收费站进入南宁市区,一座座高楼大厦矗立在民族大道两旁,让人不禁感叹青秀区经济发展创造的“青秀速度”。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仅是城市的一道道靓丽风景,还是一个个“立起来的开发区”。十年来,青秀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楼宇经济,目前,青秀区全年税收超500万元的重点楼宇有37栋,其中亿元税收楼宇有6栋,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7家、全国500强企业22家,纳税额达19.07亿元。金湖中央商务区发展日趋成熟,获批加入“中国商务区联盟”。蓬勃发展的楼宇经济也带动了青秀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阿里巴巴·南宁产业带暨O2O“”展会正式运营,广西电子科技广场“电科速购网”上线启动,开启南宁电商新时代;  广西第一个超大型城市综合体华润·万象城开业运营,青秀万达文华酒店建成开业,恒大·东方之梦文化风情商业步行街、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内“一心五街十二园”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有序推进。金融业在青秀区发展迅速,落户青秀区的银行总部及分行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期货经纪公司聚集发展,以保险、证券、期货经纪和投资公司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信贷、资本、保险市场和地方龙头金融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会展业、邮电、通信、贸易、旅游、交通、现代物流、要素市场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54亿元增至332.91亿元,翻了2.34番,年均增长17.57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0亿元,同比增长6.83%。

2005—2014年青秀区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是稳增长的强大引擎。十年来,青秀区把发展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大做强现代工业。按照“工业强区、产业旺区”战略和“围绕财政抓经济,围绕工业抓产业,围绕税收抓企业”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了仙葫开发区和伶俐工业集中区,为客商投资建厂提供土地、厂房、配套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和服务,大幅度提升了项目承载能力,引进了斐讯通信产品南宁产业基地、西江木业创新产业基地、南宁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项目、超大集团伶俐物流中心项目、景和停车设备生产项目等。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就像是打开青秀区经济腾飞“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十年来,  青秀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从9.77亿元提高到54.87亿元,翻了2.69番,年均增长17.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71亿元提高到49.55亿元,翻了4.82番,年均增长24.96%。

  发展生态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青秀区全力推进现代生态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采用“政府搭台、企业为主、群众参与、产旅一体”的模式,突出都市休闲功能和生态农业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依托特色强势农业科技项目,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和产业化转型升级,“一村一品”特色种养初具规模,助农增收效果明显。十年来,青秀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8.16亿元提高到30.46亿元,翻了2.22番,年均增长8.12%。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84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34元。大力推进综合示范村建设和“生态乡村”建设,2015年上半年完成269个自然屯主干道100%硬化,成为全区首个坡坡通水泥路的县区。

   示范引领  增添党建工作新活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起点,新征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秀区人一路凝心聚力,一路锐意进取,开启了青秀区的腾跃模式。

  十年来,青秀区围绕中心抓党建,加强党建促发展,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建设一线上。在农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在农村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服务。“产业链上建支部”“耕读文化”等党建创新模式,打造了多条“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带”。在社区,阵地规范化建设推进迅速,逐步形成“1+3+x”的街道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功能布局模式,全面提升了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和“党员志愿者”加入到实现居民“微心愿”的行列中。在企业,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打造了“楼宇党建”等亮点品牌,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在项目建设一线,开展  “工地党旗飘  关爱进工棚”“项目攻坚,一线争先”等系列主题活动,在一线工作中攻坚克难、争创示范,实现了重点项目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解决困难有党员……  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创先争优,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有”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扎实开展,经历了一次次严格的党性锤炼与洗礼的城区全体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真正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向更大的目标迈进。

   挖掘特色  树立文化繁荣新标杆

  2014年12月31日,青秀区首届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节在广西民族村开幕,短短3天时间,入园游客超过2.3万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青秀区向着打造“南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十年来,青秀区一直致力于树立文化标杆,突出民族的价值标识,文化发展焕发勃勃生机。如今,传承了三百余年的壮族芭蕉香火龙民间民俗活动依托主题节庆活动,在青秀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大力培育发展以芭蕉香火龙为龙头的节庆文化旅游相关产业链,让这条“”给辖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青秀区还大力保护和弘扬壮族斗竹马、麒麟舞、抢花炮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品牌节庆战略”为导向,将乡村节庆活动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积极策划举办伶俐“百家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歌圩、长塘军山庙会、刘圩八音文化节等各类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发挥文化资源的巨大旅游经济价值和富民效应,成为青秀区打造“南宁文化旅游中心”的重要支撑。

  落户青秀区的中国—东盟商务区,是我国与东盟各国商贸、文化、旅游交流的平台和窗口。为了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东盟各国的建筑、历史和旅游文化魅力,青秀区积极促进东盟各国使领馆、商务联络部对公众开放,组织开展东盟各国风土人情体验、商品展销及旅游组织接待等活动。

  如今,青秀区计划推出“乡村野趣”“民俗风情”“都市休闲”“商务会展”四条特色旅游线路,让普通市民和各地游客恋上青秀、难忘青秀。同时,按照“南宁文化旅游中心”的发展蓝图,从2014年起,青秀区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计划投资118亿元建设15个文化旅游项目。力争到2016年,实现接待游客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的目标。

   增进福祉  谱写社会建设新篇章

  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2014年,青秀区全年民生支出15.74亿元,占城区财政支出的66.62%。这份“民生报告单”,洋溢着暖融融的“执政为民”的气息。

  十年来,青秀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治理,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城区人民在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享受“幸福提速”的发展成果。

  这里,拥有广西最集中、最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推进了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优质教育惠及百姓子女。从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中,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从74所增加到86所,教育年投入由0.72亿元增加到5.32亿元,涌现出一批优质品牌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25.09%,顺利通过区、市两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这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1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76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76%;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4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7.06%;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63746人,参保率达97.6%,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822万元、五保金413万元。

  这里,有着创新的社区和城中村管理服务体制。在社区推广“四位一体”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在城中村推行“四化四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社区、城中村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共建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完善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公众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社会秩序的综合服务和治理活动机制。一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幸福青秀、平安青秀”的美好画卷正在青秀居民眼前展开。

  这里,一系列荣誉彰显民重如山——这是全区第一个实施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办法和农村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养老扶助办法的城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区和广西第一批创建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美丽行动  描绘生态文明新蓝图

花样青秀,多彩青秀。卢伊琳 摄

  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入园见花……如今,走在青秀区的街头巷尾,市民有一种直观的感受:青秀区比以前更美、更绿、更靓了。

  十年来,青秀区围绕“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建设,大力改善首府城市环境面貌,加强城市治理社会参与工作,全面提升绿化、美化、彩化水平,推进市政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城市立交花化彩化、社区绿化建设,实现城市绿化水平提档升级。加强空气污染防控,重点抓好城市扬尘污染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和秸秆焚烧污染整治,提升空气质量。加强噪声污染整治,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水环境质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为迎接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到来,结合“清洁乡村”活动和  “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青秀区贯彻落实南宁市“六化”“五增”现代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全力打造“生态绿城”“多彩花城”“秀美水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彩化水平快速提升,辖区内绿荫如盖、环境优美,园林绿化面积达2783.3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1.99平方米。

  今年,青秀区财政投入3500万元,着力实施“花样青秀”花化提升“六大工程”,以增花添彩花化提升为主题,以道路彩化、庭院花化、校园花化为重点,以增绿地、美街巷、绿村屯为点缀,在全城区范围内种植23.5万株三角梅、黄花风铃木、黄槐、夹竹桃、朱槿、巴西野牡丹、炮仗花、黄连翘等各类开花乔灌木,打造一批以花为主题的景观道路、花样校园、花样村屯、花样庭院和“立体绿化示范点”,力争实现“花样青秀”全覆盖。

  而今,生活在青秀区的居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无论是城区主街道还是背街小巷,树多了,路平了,灯亮了,灰尘少了,环境好了……青秀区处处呈现出一派幸福祥和、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

   日新月异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新水平

  对于家住荣和山水美地小区的黄谨来说,2005年以来的十年,是梦幻般的十年。“当年我刚到南宁的时候,埌东片区还是一片荒土呢,现在都已经发展成繁华的都市了。”埌东片区的蜕变,是十年来青秀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青秀区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治理水平,不断增添宜居元素。

  2014年  12月26日,广西建设体量和旅客运输能力最大的大型高铁车站——南宁火车东站开通运营,实现铁路公路公交“零换乘”。近年来,长堽路、枫林路通车,东葛路延长线、长湖路延长线、云景路、凤岭北路主干道等一批新区路网加快建设,茶花园路东延长线、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站、广西民族博物馆、凤岭儿童公园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并投入使用,使得青秀区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除了城市建设,青秀区的城市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建立了“美丽·文明”自行车巡查队、城管巡逻队、治安巡防队等综合整治管理队伍,出台了《南宁市青秀区农贸市场经营户失信惩戒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青秀区农贸市场开办方失信惩戒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给辖区内每个临街经营户建立诚信管理档案。同时采取“5+x”管理模式,对飞凤、津头、华园、大自然等11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农贸市场管理、无物业小区管理、“门前三包”、志愿者服务五大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施“美丽建设、市容整洁、道路畅通、文明有序、法治建设、队伍作风能力”六大提升工程,市政设施、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

  走过十年,青秀区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又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全面深化改革”  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新跨越,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青秀”的构想催人奋进,新的征程充满新的希望。

  面对新形势,青秀区委书记钱健表示:“今年,青秀区将继续大力实施‘一带五区六中心’发展战略,始终贯穿‘稳中求进’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推动‘双核驱动’战略两大机遇,全力做好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工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大重点工作,  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城市建设管理、重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依法治区、党的建设六大工程,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两年新突破的工作目标。” (记者  李静  杨静  通讯员  石磊)

编辑:覃凤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
南宁230多名市政工人出动排涝 紧急处置各路段积水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昨日,南宁新闻网
暴雨来袭南宁市区多地积水多车抛锚 雨天需减速慢行
  清厢快速路北大桥下路段出现严重积水,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