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青竹立交维修如果能达预期 暂时可以消除隐患
《青竹立交如此多“病”为哪般》后续
维修如果能达预期 暂可消除隐患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徐庆成
南宁青竹立交因设计缺陷导致多次维修加固(详见本报7月2日A1叠10版)。这次维修加固到底能否弥补青竹立交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维修加固后,到底能管多久?7月3日,曾经参与“会诊”青竹立交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桥梁专家(以下称专家A),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靠后天处理来弥补设计上的先天缺陷
立交桥设计缺陷有多大?
专家A:该桥之所以多次维修,设计方面因素占六成
专家A称,之前会诊时发现,这座立交桥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缺陷。之所以多次维修,设计方面的责任占约60%~70%,施工占20%~30%,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责任。
这样的设计究竟有什么缺陷?将会出现什么隐患?专家A列出了独柱墩存在的三个风险:首先,在偏心荷载作用下,连接独柱墩的箱梁跨径较长,一旦桥梁抗扭能力不足,就会出现剪扭破坏情况;其次,独墩本身就是偏心受压构件,如果桥墩过高或者桥墩身过细,在偏心作用下,立柱存在偏心受压破坏的可能性;第三,独柱墩梁体在偏心荷载及恒载偏心作用下,多个支点位置可能存在脱空移位现象,桥梁结构有整体失稳、倾覆的可能。
“青竹立交的设计结构,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用得比较多。后来因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逐渐被淘汰了。”专家A说,当初规划青竹立交桥项目时,有关部门就应该考虑到,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建设立交桥,它的功能究竟如何,需要满足多大的交通流量,“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了青竹立交的设计缺陷。与之相距不远的竹溪立交,就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维修能否弥补设计缺陷?
专家A:维修可暂时消除隐患,但无法弥补设计缺陷
对技术设计方提出的立交桥新旧标准问题,专家A认为,即使是用旧标准设计,也需要满足当时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安全、交通等要求。青竹立交桥2007年开工建设,当年10月份建成通车。首次维修出现在2010年,这明显没有充分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变化。
青竹立交当初为何选用相关专家认为存在缺陷的方案?有业内人士透露,独柱现浇连续箱梁结构形式的优势在于,减少占用土地、改善下部结构布局、开阔视野、增加桥型美观等。这或许是当初选用这份设计方案的考量因素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偶然的不利因素,超限偏心荷载的作用,有可能引发部分桥梁发生倾覆事故,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目前,在区外发生的多起独柱墩立交倾覆事故,教训十分深刻。
因设计缺陷采用独柱墩导致的安全隐患,能否通过维修加固消除?
专家A表示,从业内了解到的情况看,如果现在严格按照经专家论证后的技术方案施工,达到原来立交桥设计时所需达到的标准,可暂时解决青竹立交桥目前存在的隐患。但设计缺陷是无法靠修补来解决的。
加固之后能管用多少年?
专家A:若严格按技术方案维修,短期内可以安全使用
按照现在的技术方案维修加固后,青竹立交究竟能管多少年,这是众多市民和网友关注的焦点。
城建部门、项目工程业主和维修技术方出示的一份关于青竹立交加固工程资料显示,此次维修加固,主要是针对交通流量、超重车辆过桥造成的病害进行处理。维修加固的内容为箱梁腹板及底板维修加固、牛腿加固改造、独柱墩抗倾覆加固等。具体而言,在独柱墩增加钢盖梁,提高抗倾覆能力;对桥梁存在的质量通病,如裂缝等进行修补,提高结构耐久性和安全度。同时,通过更换或提升桥面伸缩缝、更换桥梁支座、桥面铺装改造等,改善行车舒适度,以方便后期维护。
根据国家规范,城市立交设计基准年限为100年,具体使用年限应根据施工质量、通行车辆情况、使用管理等条件综合考虑。专家A说,青竹立交本次维修加固如达到预期效果,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安全使用。因为,现在进行的整修比较复杂,加固的钢构焊缝质量等工艺要求非常高。不过,一旦达不到维修加固的技术要求,后期的正常保养及使用又掉以轻心的话,那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