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烈魂归客家祖祠:“他们尽忠,我们尽孝”
客家祖地宁化600年刘氏祖祠举行“把红军英烈接回家,让魂归故里世代缅怀”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吕明 摄
中新网 宁化1月10日电 题:革命英烈魂归客家祖祠:“他们尽忠,我们尽孝”
中新网 记者 林春茵
“共和国有今天,正是他们当年出走革命的初衷。他们为国尽忠,我们作为后人,应该为他们尽孝。”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副会长刘岁美10日对 中新网 记者如是说。
坐落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淮土镇淮阳村的刘氏祠堂,已经走过600余年风雨。在客家先民南迁历史上,宁化是世界客家人公认的客家祖地和客家文化发祥地。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个位于闽赣交界地的县城还是中央红军的故乡之一和长征出发地之一,占据重要位置。
9日,刘氏祠堂刚刚结束一场持续两天的盛大仪式——“把红军英烈接回家,让魂归故里世代缅怀”。165位刘氏红军英烈依照古制,名刻牌位,安灵祖堂,接受族人供奉祭奠。
图为缅怀先烈现场。 吕明 摄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央苏区扩大红军队伍,当时的扩红指挥部就设在福建龙岩长汀刘氏家庙,宁化淮阳刘氏祠堂也作为兵站。宁化当时人口不足12万,却先后有1.3万余人参加红军,成为“扩红模范县”。
“很多刘氏子弟加入队伍。1934年,6600多名宁化籍红军作为红三十四师,随宁化中央红军主力踏上万里长征;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他们担任后卫阻击任务,几乎全军壮烈牺牲。”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会长刘立身说。
刘立身手指轻抚牌位上密密麻麻的刘氏英烈姓名,因为情绪难平而语句断续。史上被称为“绝命后卫师”的红三十四师,在后人记忆中,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72岁的刘茂云父辈五兄弟中三个都参加了红军并牺牲了。先烈终于魂归故里,老人心安了。图为刘茂云祭拜祖祠。 吕明 摄
72岁的刘茂云父辈五兄弟中三个参加了红军并牺牲了。“找不到他们的遗骸,我家老奶奶只能用红布把烧的纸钱灰包起来,寄在祖宗牌位下。”刘茂云说,用这样“没有办法的办法”,“让后辈们永远记得他们”。
刘茂云的两位伯父刘万朗、刘万甲都在国家民政部的英烈名单上,四伯刘万琴却一直没有音讯。据刘氏宗亲会不完全统计,八闽子弟兵中刘氏红军英烈留下名字的有一千余人,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姓名。
尽管如此,后辈们依照旧俗纪念、祭奠他们。76岁的刘世稳说,伯父刘万美1931年“插秧插到半路”,就跟着红四军走了;战友传来消息,万美作战英勇,“敢站在战壕上打枪”,腿部受伤后被敌军折磨致死。
刘世稳抑制哭腔却引发剧烈咳嗽,“进了祖祠后,世代都会铭记他们了。”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庄奕贤认为,让为中国革命特别是长征途中英勇牺牲的红军英烈回到宗祠,“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也为古老的祠堂文化注入红色基因”。
此次刘氏祖祠新立牌位除红军英烈外,还有一尊留白的“民族英烈”牌。庄奕贤表示,未来全省各宗亲团体将陆续开展中华民族英雄之魂迎请回故里活动,除红军英烈外,抗战英烈也将“请回家”。
图为红军烈属祭拜先烈。 吕明 摄
刘岁美告诉记者,依照古制,寿终正寝的德高族人方能进祠堂,此次列于堂前的165名烈士平均年龄不及22岁,也因此,族人经历很多思想波折才玉成此事。
“参加头帮红(第一次扩红运动)的,都是家里比较果敢的年轻人,放在今天,也是有所作为的。如果不是为了报国,谁不愿传宗接代?”淮阳村村支书刘振伟说,“他们尽忠,我们不应该尽孝吗?”
刘振伟透露,淮阳村公墓林里将建一尊革命烈士纪念碑,铭刻刘、黄、张姓上百位英烈姓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