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韩见闻:韩国与中国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增强

10.08.2015  22:28

   6天的韩国旅行,使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是在异国他乡。一路上,我们与韩方陪同人员谈笑风生,毫无障碍。韩方陪同人员还特意为我们配备了移动WIFI,使我们在旅游大巴上就能使用手机上网。陪同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们十分感动。

   担任导游兼翻译的金女士中文说得非常好,一路上,她不停地向我们介绍各地的情况,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交谈之中,她还不时地纠正我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使我汗颜,她对我们说的地方话也特别有兴趣。她告诉我们,她在中韩建交不久就坚持到中国来学习中文,她毕业于吉林大学。她的父母开有一个珠宝店,起初反对她到中国来学习,但是现在他们都很开心。另一位负责会议的同声翻译姓明,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开始我们怀疑地问她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她说,她是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中文,回国后又读了研究生,进行了同声翻译的专门训练,获得了同声翻译的资格证书。她已经工作了多年,但她看起来像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学生。她说,她有一些同学在北京做同声翻译,拿钱很多。她对在北京是否有就业的机会很感兴趣。

   两位翻译告诉我们,像她们这样对学习中文感兴趣的韩国青年人不少。我们在访问中所遇到的情况也证实了她们的说法。我们每到一处的访问中,都有懂中文的人员来接待我们。在第一天访问DDP大楼、SM娱乐公司以及乐天世界大夏等处时都是如此。迎接我们参观的SM娱乐公司中国部负责人是个小伙子,名叫朴熙担,他一开口就把我们惊呆了,他说的是一口流利而地道的京腔。我们中有人忍不住说了一声“京油子”。他听懂了,笑着说,他是在天津大学学的中文。

   有人告诉我们,到韩国来旅游,不要担心语言障碍。的确如此。无论是在机场、商店、餐馆还是在大街上,都能随时遇到懂中文的人,有时我们都分不清他们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比如我们在大长今餐馆就餐时,一位女服务员过来开始用韩语与我们的陪同对话,随后用中文与我们说话。她告诉我们,她是中国人,是东北来的。在明洞观光街附近的一家免税店里,几乎每个柜台都有懂中文的服务员,一打听,他们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据说,在韩国的华人有100万。

   7月28日,韩国海外文化弘报院院长朴荣国在首尔一家名叫“闵家茶轩”的典雅小院落里设午宴欢迎我们。他说,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每年两国来往人员达1000万。他希望我们的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的文化交往。

   为了迎接中国游客的到来,韩国还在一些旅游观光街专门设立了旅游警察,据说他们都能说一些汉语,为此我们特地去拜访了首尔明洞观光街的旅游警察亭。他们一共有5人,穿着一身漂亮的白制服,除了队长年龄有40多岁以外,其他人都是帅小伙。队长告诉我们,他们的主要服务是维护治安,回答问询,有时还帮助游客寻找丢失的物品。他们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方便为中国的游客服务,因为到明洞观光街的游客中,有70%来自中国。

  首尔明洞观光街(徐长银摄于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