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音乐创作的审美思维 ——谈交响音乐会《壮乡和韵》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广西演艺集团、广西艺术学院演出的交响音乐会《壮乡和韵》,集中展示了广西音乐的传统之美、时代之美、和谐之美,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特征。
在整场交响音乐会作品题材和体裁的“开放性”选择上,除了有利用广西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合唱《喜鹊登枝》、管弦乐《花山歌潮》、交响幻想曲《歌仙·刘三姐》、芦笙与乐队协奏《节日的边寨》,也有表达对祖国深情厚意的艺术歌曲《祖国万岁》《祖国慈祥的母亲》《不忘初心》,还有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华丽高雅且能体现广西交响乐团艺术擅长与特色的外国经典音乐作品《蓝色多瑙河》《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波罗维次舞曲》及《柴可夫斯基降B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等。
《壮乡和韵》主创人员配置的“开放性”,则表现为聘请了我国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先生为艺术总监、旅美著名小提琴家韦晓壮担任首席,邀请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广西籍旅法抒情花腔女中音伍艾、韩国籍著名钢琴家徐周希等加盟演出,而且还有我国两位资深作曲家关峡和杜鸣心先生专门为广西倾情打造的作品。所有的这些都为《壮乡和韵》提供了一个走向开放性音乐创作思维的路径及例证,也是一次与新形式、新音乐、新思维的对接和碰撞,这是《壮乡和韵》的主要价值。
《壮乡和韵》的创作者们在与广西文化艺术思维对接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核心就是抓住了广西文化的审美思维之魂——“美丽广西的意象”。在管弦乐曲《花山歌潮》、交响幻想曲《歌仙·刘三姐》中表现尤为突出。作曲家以一种意象性的创作思维构建现代交响乐曲,音乐是以广西壮族音乐或经典民歌为素材,运用丰富的作曲技法,以一种“音乐诗”的意境展开,不仅体现了作曲家的追求,而且把这些美的形态勾勒到音乐领域中,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引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这两部交响作品异曲同工之处在于,音乐都是丰厚而富于幻想,背景排铺得出奇而隽永。管弦乐《花山歌潮》中结合了许多壮族音乐富有特点的节奏型,音调清新、活泼、轻快、流畅,乐曲发展较有层次,但是整体基调又是质朴而有性格。交响幻想曲《歌仙·刘三姐》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刘三姐”经典曲调,利用乐队多个声部交替轮奏延续情绪的渲染,节奏的处理则在“刘三姐”音乐原有的长线条和较自由的轮廓上,加以不同声部的交错及伴奏织体的改变,摆脱呆板单线条的律动模式,使整个音乐显得更为洒脱流畅、丰富立体、层次鲜明,不时地把观众带到一个熟悉而又新异的境界。
这两部作品所创造的意趣,还表现在出色而充分地把管弦乐队和民族乐器相融,手法很不一般。如《花山歌潮》结尾处加入的几声铜鼓声响,再加上管弦乐队富有层次的音响铺垫,神秘而宏大,让人印象深刻。交响幻想曲《歌仙·刘三姐》开篇的竹笛吹奏,悠扬而婉转,《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作为远景,与管弦乐队“你应我答”,让人产生音乐上的联觉,竹笛就好像是“刘三姐”美妙动听的声音,欢快的弦乐代表的是“对歌的群众”,铜管乐的低沉则是“莫老爷”等人物形象,令人回味无穷。两部作品的作者都借由对“美丽广西的意象”出发,以“花山”“刘三姐”这些广西特有的文化符号加以想象和联觉,以典雅、秀美的音韵配以交响乐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广西的向往与倾慕,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清新脱俗、朦胧别致的图景。
《壮乡和韵》许多作品都运用了民族音乐或民族符号元素,并不代表要讲述某一个故事和事实,而是站在今天的立足点上,用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察方式,去重新审视这一文化和经典事件,用借自民族音乐素材和现代的交响乐语言去塑造、渲染意象中的气氛,以表达创作者在这一题材上进行的思索及音乐美学的酝酿,从而生成个人体验。在整个音乐会中,我们不仅听到了一个“笙吹琴咏、弦鼓和韵”的壮美新广西,更感受到了生机勃勃、勤劳奋进、勇于探索的民族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