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赛事要应势而动(体坛观澜)
马拉松赛事的领军者该如何扮演?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赛事品质自然会被提上日程,而将赛事升级为“全马”赛事无疑是顺势而为之举。
得知2015年北京马拉松将成为国内首个“全马”(赛事只设置全程马拉松项目)赛事的消息,不由得感慨:“好的赛事总是应势而动。”
还是在10多年前,当北京马拉松将大众参与者纳入赛事服务范围时(为爱好者设置半程马拉松、10公里跑、迷你马拉松等项目),曾赢得广泛赞誉。时至今日,北京马拉松将只设置全程马拉松项目,依然堪称更好地为马拉松爱好者服务的举措。北京马拉松赛事设项的变迁,反映的是国内马拉松爱好者与日俱增的现实,从中也不难发现赛事组织者着力打造赛事品牌的一片苦心。
当前国内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成名最早的北京马拉松在纷繁复杂的竞争格局中当如何自处?下决心走“全马”赛事之路,当属必然之选。毕竟,不管国内办了多少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始终是当仁不让的领军赛事。马拉松赛事的领军者该如何扮演?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赛事品质自然会被提上日程,而将赛事升级为“全马”赛事无疑是顺势而为之举。
北京马拉松升级为“全马”赛事,其服务对象依然是广大马拉松爱好者。区别仅在于以往的北京马拉松是为各个层级的马拉松爱好者服务,现在的北京马拉松是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马拉松爱好者服务。在国内马拉松爱好者不断增多而水平又不尽相同的背景下,搭建更为合理的赛事服务体系自然也就呼之欲出。相信以北京马拉松升级“全马”为起点,国内马拉松赛事的升级改造之旅也将随之展开。
2015年北京马拉松除了升级为“全马”赛事,还将比赛日期从传统的10月调整为9月。据悉,无论是调整设项、还是调整日程,都是为了更好地为马拉松爱好者服务、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形象。而未雨绸缪做好赛事“顶层设计”,既体现了赛事组委会为规避“尿红墙”“雾霾跑”等负面效应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一定会为各地马拉松组委会如何合理办赛带来启示与借鉴。
已经步入第三十五个发展年头的北京马拉松,因其接连举办、常变常新而被人们寄予厚望。事实也证明,一直勇立潮头的北京马拉松也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北京需要像北京马拉松这样应势而动的传统赛事,国内方兴未艾的马拉松办赛热潮又何尝不需要像北京马拉松这样的标志性赛事进行有效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