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反映稻作文化的纪录片《稻之道》在京首映

09.01.2016  00:00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陶社兰)中国首部全面反映稻作文化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稻之道》,8日在北京举行首映礼。

  这部历时三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以《稻之源》、《稻之田》、《稻之人》、《稻之味》和《稻之恒》五集的篇幅,从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 物学、农业科技等角度全面展示了稻米起源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影响,展现了新中国现代水稻科研和生产发展进程和成就,及中国水稻增产对缓解世界粮食 短缺的巨大贡献。

  该纪录片以大量考古发现和生物遗传研究最新成果证明,中华民族最早开始种植稻米,并向世界传播,使稻米和玉米、小麦一起成为当今世界三大主粮。 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稻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稻米养育了中华民族,稻作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一。

  《稻之道》几乎集纳了世界主要稻作产区的人文景观,采访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水稻之父”斯瓦米纳森在内的七十多位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农业科学家、人文学者和与稻米息息相关的普通民众。

 

  由广西出品的这部纪录片,也以将近一半的篇幅展现了以壮侗民族为代表的稻作民族珍贵的文化遗存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 2012年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提出以现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实验证明,现代栽培稻与广西现存的野生稻亲缘关系最近,这意味着,壮族先民极有可能是 世界上最早进行栽培稻种植的民族。这个结论有待历史与文化研究进一步证实。

  《稻之道》还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广西丰富的稻作文化风貌,也直面了濒临危境的野生稻、受到环境污染挑战的稻米生产消费和正在消失的稻作文化遗存保护的难题。(完)

三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资深语文老师传授5个“法宝”
    上了三年级就要写整篇的文章,即作文。作文是拉开语文差距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作文好语文就好。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不少同学感到比较陌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