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广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之二十二
高技术产业 [1] 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在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特定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对化解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广西第二次、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做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 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195.3亿元,比2008年增加952.7亿元,增长3.9倍,主营业务收入1126.2亿元,比2008年增加1114亿元,增长91.4%,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广西R&D活动经费支出6.3亿元,比2008年增加5.11亿元,增长4.3倍,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988.9人年,比2008年增加1156.9人年,增长58.2%。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6亿元,比2008年增加4.8亿元,增长71.5 %。
专利申请数457件,有效发明专利数403件,分别比2008年增加369件和346件,增长4.2倍,6.1倍。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利税总额163亿元,比2008年增加136.8亿元,增长5.2倍,利润总额124.2亿元,比2008年增加108.2亿元,增长6.8倍。新产品销售收入90.7亿元,比2008年增加78.5亿元,增长6.4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8.1%,比2008年提高1.7百分点。
(四)研发投入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排位保持不变,占比有所提高。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6.3亿元,全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2034.3亿元,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171.9亿元。广西R&D经费内部支出在全国排第22位,在西部地区排第5位,与2008年排位情况一样。
广西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为0.31%,比2008年的0.18%提高0.13个百分点,占西部地区比重为3.67%,比2008年的2.32%提高1.35个百分点。
(五)研发投入增速较快,结构保持基本稳定
2013年,广西R&D活动经费支出6.3亿元,比2008年增加5.1亿元,增长4.3倍。
从分行业看,广西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并呈现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3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3.6亿元,占56.8%,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亿元,占3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0.04亿元,占0.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0.7亿元,占10.6%,居首位的是医药制造业。
200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1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1.1亿元,占 53.4%,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0.8亿元,占39.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0.02亿元,占1.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0.1亿元,占6.2%,居首位的是医药制造业。(见表一)
表一 广西R&D活动经费结构比较 单位:亿元 | ||||
| 2008 年 | 2013 年 | ||
总计 | 2.09 | 100% | 6.30 | 100% |
按行业分 |
|
|
|
|
医药制造业 | 1.12 | 53.4% | 3.58 | 56.8% |
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 | — | — | — | — |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 0.82 | 39.3% | 2.02 | 32.0%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 0.02 | 1.1% | 0.04 | 0.6%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 0.13 | 6.2% | 0.67 | 10.6% |
按注册类型分 |
|
|
|
|
内资企业 | 1.97 | 94.5% | 5.45 | 86.5%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02 | 0.9% | 0.72 | 11.4% |
外商投资企业 | 0.10 | 4.6% | 0.13 | 2.1% |
按企业规模分 |
|
|
|
|
大中型 | 1.19 | 57.2% | 4.18 | 66.4% |
小型 | 0.89 | 42.8% | 2.12 | 33.6% |
从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广西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高度集中在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上升较快,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下降。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3亿元,其中内资企业5.5亿元,占86.5%,港澳台投资企业0.7亿元,占11.4%,外商投资企业0.1亿元,占2.1%,居首位的是内资企业。
200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1亿元,其中内资企业2.0亿元,占94.5%,港澳台投资企业0.02亿元,占0.9%,外商投资企业0.1亿元,占4.6%,居首位的是内资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广西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3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4.2亿元,占66.4%,小型企业0.2亿元,占33.6%。
200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1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1.2亿元,占57.2%,小型企业0.9亿元,占42.8%。
二、存在问题
(一)总量偏小,占比偏低。
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看,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6.6%,资产总计占比仅为4.5%。而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1.2%,资产总计占比为10.1%。
从占全国的比重看,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0%,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位列第20位,处于中下水平。
(二)研发投入强度略有下降。
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 [2] 为0.56%,比2008年降低0.06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19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低0.93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差距有所增大。这将降低广西高技术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不利于广西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见表二)
表二 R&D经费投入强度比较 单位:% | ||||
| 2008 | 与广西相差 | 2013 | 与广西相差 |
全国 | 1.18 | 0.56 | 1.75 | 1.19 |
西部地区 | 2.02 | 1.4 | 1.49 | 0.93 |
广西 | 0.62 | —— | 0.56 | —— |
三、 建议
(一)看清方向,把握机遇,精准发力。充分认识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认识到国内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把握目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机遇,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以问题为导向,选准突破口精准发力,力求突破一点带动全局。 首先,方向要精准。 认真分析国内国际局势,看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把握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顺势而为,避免犯方向性战略性的错误。 其次,认知要精准。 深刻把握现阶段的国情区情,自身长处和短处,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有哪些优势可以发挥,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第三,问题要精准。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千头万绪,面临的问题众多,要剥蚕抽丝认真进行梳理,深入分析研究,哪些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次要问题,哪些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瓶颈制约的关键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全力解决,实现撬动一点带动全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避免面面俱到,分散力量,使得整体效果不佳。 第四,服务要精准。 要沉下去,深入到工作一线中去,到企业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为企业排忧解难,使职能部门的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效。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没有相当的研发投入,难于保持或提高企业竞争力,广西高技术产业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方面仍有较大潜力。2013年广西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6.3亿元,而利润总额为124.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126.2亿元,R&D经费内部支出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5.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6%。而全国对应的占比分别为28.1%、1.8&,西部地区对应的占比分别为21.8%、1.5%,与全国及西部地区相比,广西高技术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果广西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利润总额比重提升至20%,则R&D经费内部支出将达到24.84亿元,比现有投入增加18.54亿元,增加近3倍。
(三)大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激发企业和大众的创新活力,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 首先, 要转变思想,改革和完善机制,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企业和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 其次, 要把现有的科技政策贯彻落实到实处,用好用足,对有的地方执行政策不到位,该给企业减免税而没有减免的要及时纠正,简化不必要的手续,提升为企业服务的水平。 第三, 要充分发挥南宁、柳州、桂林和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打造成为发展广西高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 第四, 相关职能部门要清理已经不适合当前高技术发展的政策规定,深入一线调研,将服务工作重心前移,贴近实际贴近企业,及时破解广西高技术产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制定出新的能有效地推动广西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整合资源,加强协同,形成合力联合攻关。高技术产业具有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多部门在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和设备等诸多方面进行协同配合,整合盘活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取得预期效果和实现预期目标。
注:
[1] 本文高技术产业仅指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本文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 R&D经费投入强度指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