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频现“神考题” 专家:应避免三俗

17.01.2015  17:17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神考题你咋回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古代文学鉴赏与应用”:“小偷偷偷偷东西” 对出下联

  复旦大学:一个硬币绕另一硬币旋转,内侧硬币不动,外侧硬币转了几圈?

  华南理工:为什么饮料瓶一般是圆的,而牛奶瓶一般是方的?

  牛津大学哲学系:人是怎么知道2 2=4的?

  剑桥心理学系: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

  临近高校期末,各类期末考题纷纷崭露头角。在今年,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往年的“考得好不好”“分数高不高”,转而关注“考的是什么”“怎么考”。昨日,成都晚报记者向我市多所高校打听,集结各校神题开展大PK,各路看官,你醉了吗?

   最接地气考题

   四川师范大学 职业素养选修课考题:

   如何看待职场潜规则

  “甲某在公司里看到有人报销了很多电话费,自觉不公平的他专门找到老板问原因。老板却含糊其辞没给他答案。甲的同事告诉他,多报销的话费是属于老板的小秘的,只不过借用了别人的名字,甲惊觉自己闯祸。”川师大大三学生王璐瑶向记者回忆这道意味深长的考题,“老师让我们分析甲的行为,我却隐约感受到了职场潜规则。”而学生周强则把问题聚焦在“老板的小秘”上。在他看来,这层关系可能是亲戚、朋友,甚至是情人。“这需要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社会百态,同时也不应像甲一样鲁莽行事。为了几百块电话费涉及他人私事,弄得大家尴尬。”

  面对这道“神考题”,同学们一方面感叹出题老师用词犀利,一方面也感谢这种切合实际的教育。王璐瑶说:“这道考题反映了职场上的不公和无奈,有一定现实意义;但同时老师在平时注重结合职业素养理论和实际案例,给我们支了不少妙招。”

   最通俗考题

   四川师范大学 巴蜀移民文化研究选修课考题:

   方言“瓜娃子”竟源自《西游记

  瓜娃子’从小听到大,咋个来的还真不晓得。”当记者问及是否知晓方言“瓜娃子”的来历,川师大学生刘扬迟疑地摇了摇头。近日,这道题出现在了川师大选修课《巴蜀移民文化研究》的期末考试上,考倒不少同学。

  出题教师黄尚军告诉记者,该题的答案在他著作的《四川方言与民俗》一书中,在课堂上他也跟学生讲了很多四川方言词语的由来。瓜娃子’这一方言词语,实际上源于《西游记》中‘刘全进瓜’的神话故事。”他向记者介绍,这个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故四川人把“傻瓜”称为“刘全进”,而有的地方“全、前”不分,读为“刘前进”。该校大三学生矫健东是哈尔滨人,面对这样一道“考手艺”的神题,他直言只能靠蒙,“到四川来读书,自然想多了解巴蜀的风土人情。真没想到一句方言,竟然来自四大名著,也算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