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落实遭冷遇 广西多举措督促企业执行政策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史小辉)人社部等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尽管广西早有相关规定,但仍有不少劳动者称“没领到”,高温津贴遭遇落实难的尴尬。一项调查显示:六成劳动者知道高温有津贴,约20%的劳动者(主要是送水、快递员工及少数建筑工人)表示他们单位从来没有提供任何解暑降温的饮用品,甚至开水都不曾提供。 高温津贴遇落实难的原因有哪些?下一步广西将有哪些工作措施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发放状况
餐厅老板用一瓶水打发员工
24岁的赵女士在南宁一家餐馆打工,每天中午都要外出给客人送餐;天热每送一趟都会汗流浃背,而一个中午要送十几趟。她表示,她曾向老板提出领取高温津贴,但是遭到了拒绝,原因是上班前工资就谈好了。不过老板答应天气热的时候,每天帮赵女士买一瓶水。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说没享受到高温津贴。
据了解,早在2011年8月,广西就发出《关于发布企业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10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的高温津贴。但是从近几年落实的情况来看,有的企业执行得比较好,但总体来说不容乐观。
一季度,广西曾在某地级市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该市向本级70家企业发出情况调查表,收回40家企业的调查表(占57.1%)。在这40家企业中,发放高温津贴的有27家(占67.5%),发放时间一般为5—10月或6—10月,个别企业发放时间为7—9月。其中,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以上的企业有17家;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4家;按出勤每天发放3—5元的2家;发放数额不详的4家;每人每月发放相当于50元清凉物品的企业2家;只提供开水、凉茶、绿豆粥等清凉饮品的企业5家;在高温时段通过开放空调控制室温不超过30℃的企业6家。
■调查显示
四成劳动者不知有高温津贴
抽样调查结果还反映了落实夏季高温劳动保护政策存在的其他问题。首先是约60%的劳动者表示知道或了解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高温津贴方面的政策;约40%的劳动者表示不知道。
其次是企业内部承包或分包、计件结算工资人员基本上没有享受到高温津贴。建筑工人中虽有15%的人员表示已享受到高温津贴,但每月仅有30—50元,低于规定的最低标准。
与此同时,约80%的劳动者表示,高温天气时单位会提供开水、凉茶等,约20%的劳动者(主要是送水、快递员工及少数建筑工人)表示他们单位从来没有提供任何解暑降温的饮用品,甚至开水都不曾提供。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不断改革和完善争议仲裁制度,及时有效地处理了包括涉及高温津贴在内的大量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014年至2015年7月,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涉及高温津贴争议案件127件,其中仲裁裁决110件,仲裁调解12件;5件为2015年7月份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在仲裁裁决案件中,劳动者胜诉49件,胜诉率为44.5%。
■落实难原因
企业不重视劳动者意识不强
至于高温津贴遭遇落实难的原因,广西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有的用人单位对高温作业的一线工人关心重视不够,没有严格落实高温期间的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另一方面,劳动者维权意识不足。
记者调查发现,对高温津贴发放到位与否,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更不愿意留下姓名及提到自己的单位名称。他们表示,不愿意为了几百元钱,得罪单位或失去工作。
■“保卫”津贴
多措并举督促企业执行政策
下一步,广西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
首先是加大执行与监管力度。人社、安监、卫生、工会等部门将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执行高温劳动保护相关政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加大力量及时组织深入用人单位开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夏季劳动保护措施,对未执行国家有关防暑降温规定,未按规定落实劳动保护措施等行为,依法立案查处,责令限期改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同时,加大高温津贴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企业知道或者更详细、更清晰地知晓劳动保护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让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如果劳动者认为自身在高温津贴方面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向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