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黎君龙:以画立身 以诗寄情 以琴养性 以武修道

14.03.2017  01:33

黎君龙作品。

  记者访过不少画家,但像黎君龙这样对武学、琴道深究痴迷,还吟诗作文的画家却是极少。在黎君龙看来,无论是拳、琴,还是诗、书、画,皆是在修身养性、参禅悟道。不张扬、不作做,淡然、自在,真正是画中有画,诗中有意,字中有禅。

   练拳之松用在了书画上

  咋暖还寒的春季,下着绵绵的春雨 ,南宁市华西路旁的树木发着新芽。拾阶而上,记者来到黎君龙的枯桐草堂。未入草堂,远远便感受到悠悠的古风,草棚顶、蓑衣、渔翁帽,仿佛把你带到了桃花源。作为枯桐草堂堂主的黎君龙一身布衣,作揖相迎,只见草堂内挂满了黎的画作、摆满了黎的青花瓷作品,文风满室。

  欣赏黎君龙的画,你会颇有感情,会心一笑。因为那一张张禅意十足的画作,画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黎君龙最早是学习西画的。他198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2008年到2009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申少君导师工作室人物高研班深造两年,并随师赴山西永乐宫创作写生,从古老的传统壁画艺术中汲取养分,寻源正本,借古研今。此后,黎君龙再度进京亲近明师,在荣宝斋画院吴悦石导师工作室学习,并有幸拜在仰慕已久的吴悦石先生门下。从西画到中国画,君龙不继地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终于形成了自我的鲜明风格。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练太极拳术更是黎君龙不可缺少的日课。黎君龙为杨澄甫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峨眉太乙神武十三掌传人。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太极拳的灵魂讲究内外双修,内修神舒体静,外示安舒。 “拳以载道,文武相通。”通的是体悟之道,刚柔之理。书画与武道同源,不明阴阳不可为书画,不明阴阳不可为拳法。行拳如作画,一套拳如一幅画,虚实相生,点线嵌配,运势布局有明应,有暗合,出入无方,盈虚有象。拳品画品之高下自在其中。

   抚琴之音让画更有韵味

 

黎君龙作品。

  赏画的间隙,香熏点起,黎君龙在《酒狂》的曲牌背景装饰的高台上开始抚琴。空灵的古琴声竟然能从他粗壮的十指间缓缓流淌而出,好似张飞在绣花。一曲《酒狂》、一曲《高山流水》,琴声悠悠,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自古文人高士离不开琴,“士无故不彻琴瑟,所以养性怡情”,琴可以致中和,达到一种心平德和、修身正己的目的。曲罢,黎君龙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是弹古筝的,但后来接触了古琴后,发现两者之间,筝者悦耳,琴韵净心,于是和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古代,古琴与书法、国画是文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伴侣,无论是游山观水还是寻师访友,即使上京赶考还常常携带一张琴同行上路。黎君龙也是这样,他在学画的过程中,携琴而行,无论是到寺庙访高僧,还是到北京拜名师,他都要日日练琴,并得到古琴高人的点拨,琴技日增。琴道,拳道,画道,书道虽形态各异,变化万端而理为-贯,可以养心,养气,养神。正是这些“外示闲逸内含坚刚”的长期修炼功课让黎君龙突显儒雅风度。

  在师从吴悦石先生的那段时间里,黎君龙感悟良多,画出了很多禅画。从《三僧观画图》《四僧观画图》……到《九僧观画图》,头陀几个无定,画是禅之喻,观是道之蕴,故僧观画,画隐禅,禅心课道。《伏虎图》、《放鹤图》、《寻师不遇图》、《钟馗瞌睡图》等禅画以人物为中心,传达的是超逸的心境。《莲塘趣影》、《山居图》等禅意花鸟、禅意山水图皆真情流淌,天机四溢。

   生活的体悟升格了画作

 

黎君龙作品。

  黎君龙西画科班出身,后读国画山水研究生,技融中西而终以中国书画至臻。由西画变水墨,变出华夏传承有脉品质纯正之绝活,物象化心象,形随心造而笔墨酣畅游刃,这归功于其骨子里儒佛道之慧根及书法之深厚底蕴。黎君龙的书法貌拙形憨、大开大合、朴厚苍郁、去尽铅华。黄庭坚说“凡书画要拙多于巧”,傅山说“宁拙毋巧”,吴悦石先生也说:“要上巧下拙”。黎君龙深谙其道,憨拙其性,不逞才、不使气、尚天真、去雕琢,是为达者也。

  黎君龙题画诗句,信手拈来机趣横生,洒脱潇散耐人寻味。《醉佛图》题曰:“朗日风轻好晴天,画个罗汉换酒钱;一尊古佛三坛酒,醒画菩萨醉画仙。”《五僧观画图》题曰:“日照西窗醉色多,茶余铺纸写头陀;从来不见罗汉谱,信笔涂佛又画魔。”《八僧观画图》题曰:“素纸无痕禅味多,开卷赏图八头陀;愚人不解山僧意,大象无形不可摸。

  吴悦石先生云:万事在笔,生成在心,炼笔炼心为绘事之不二法门。黎君龙谨听恩师教诲,长期涉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画外修养,痴迷书法,古琴,太极拳,诗歌,茶道。在他看来,即便是喝茶、饮酒、闲聊,也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体悟,于画也是一种升格。

  为此,黎君龙还到各地写生,并创作了一批鲜活的写生作品——阳朔山水系列、靖西山水系列。可以说,黎君龙以画立身、以书固本、以诗寄情、以琴养性、以武修道、以茶参禅、以酒恣意,具登堂而趋于简静,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渐入佳境,成为广西画界名家,并为国内画坛所关注。(雷子)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