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减少5.3%

01.08.2016  22:10

2016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尽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但广西实际利用外资额仍不理想。上半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额72752万美元,同比下降5.3%,增速比全国低10.4个百分点。

一、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

(一)中外合资企业是拉动广西实际使用外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上半年,在利用外资的60个企业(项目)(商务部口径,下同)中,17个中外合资企业(项目)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41641万美元,同比增长12.5%,占广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5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个百分点,拉动广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6个百分点,是利用外资9种方式中唯一增长的方式,成为拉动广西实际使用外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主要来源于香港 瑞典和新加坡。 上半年,在实际利用外资的国家和地区排位中,香港、瑞典和新加坡分别排广西实际利用外资的前三位,分别为2.69亿美元、1.92亿美元和1.83亿美元,分别占广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37%、26.4%和25.1%,来自这三个地方的资金占广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8.5%。

(三)制造业仍是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最多的行业。 从直接利用外资的行业看,上半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投资在制造业的外资金额为33690万美元,同比增长4.7%,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为46.3%,仍是广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最多的行业。其次为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1597万美元,同比下降44.2%,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为1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排第三,实际利用外资10081万美元,同比增长9.13倍,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为13.9%。除此之外,其它各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都不超过9000万美元。

(四)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成为外资的主要投资地区。 上半年,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这五个市合计实际利用外资额60994万美元,同比下降5.6%,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为83.8%,比上年同期仅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其中,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11205万美元、11986万美元、19200万美元、8981万美元和9622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30.6%、20%、2.7倍和-30.5%,成为广西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地区。其它市的实际利用外资额都不超过3000万美元。

柳州市、贺州市和防城港市分别成为上半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最快的前三个市,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6倍、4.3倍和2.7倍。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量规模偏小。 近几年,我区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总体上呈扩大之势,但每年上半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都在8亿美元以内,且单个企业(项目)投资总量规模偏小。2016年1-6月广西直接利用外资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项目)只有5个,与上年持平,过亿美元的企业(项目)只有1个,也与上年一样。

(二)资金来源结构相对单一。 我区实际利用外资额来源相对比较单一,每年来我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相对固定,主要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以香港为主,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我区的投资很少。外资来源单一化的格局,使我区外资来源狭窄,易受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对我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三)各市引资不平衡现象仍然严重。 由于区位条件的不同,我区引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市差距非常明显。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等五个市的实际利用外资已形成一定规模,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我区全部利用外资金额的80%以上。河池市和百色市利用外资规模一直较小,今年上半年利用外资金额都为0,近三年来利用外资金额一直位居全区倒数一、二名。其余的市也相对较少。

三、加强利用外资的几点建议

(一)用好用足各类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 广西同时享有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沿海开放和边境地区等多项优惠政策,获批的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产业园区、高新区、保税区、特别试验区、加工贸易区等均享受有许多优惠政策。同时,又是我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各地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顺应“一带一路”建设新要求,着力做好“四维支撑、四沿联动”的大文章,努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用好用足各种优惠政策平台优势,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和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开放战略,下好开放发展的“先手棋”,一步步把广西推向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为广西开放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

(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开放”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勾勒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径。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衔接“一带一路”、落实“三大定位”等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形成这个格局,广西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与完成这些使命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是衔接“一带一路”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实力不强、结构不优,现代物流发展不充分,对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服务功能有限;现有开放合作平台和机制的功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与产业合作有待加强,等等。我们必须按照“三大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设施、体系、机制和平台建设,通过扩大开放来强基础。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大开放,构建大交通、大物流、大平台,推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衔接、互动,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动力从哪里来?扩大开放就是重要的动力之源。必须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以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转型,各市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定位,立足自身优势,扩量提质,突出区位优势,把引进外资与发展本地特色经济结合进来,明确各自重点打造的产业,全力以赴抓好对外开放合作,拓展开放新领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形成发展新优势,以扩大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竞争的主动,不断提升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打造一批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符合我区特点、功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平台,增强招商引资成效,逐步形成我区经济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将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将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到广西投资,并鼓励他们在桂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外资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载体的作用。培育壮大一批利用外资能力强的开放型新园区,把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打造成为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打造一批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符合我区特点、功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平台,增强招商引资成效。各市都要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服务保障,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五)着力营造大开放的良好氛围 。坚持把开放文化建设作为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任务来抓,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开放意识、开放思维、开放胸怀、开放视野,形成浓厚的开放氛围。要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出实招、做实事、见实效。同时,加强干部开放意识和开放知识的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谋开放促开放的素质和本领。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商务、金融、物流、外语、法律、财务等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努力形成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 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十分关心广西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是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广西而言,竭泽而渔、牺牲环境的发展方式,得不偿失,遗害无穷,今天使不得,明天使不得,永远都使不得。我们一定要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