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国仫佬族大规模欢庆“依饭节”

07.11.2014  20:18

摘要提示:  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大规模庆祝传统节日“依饭节”,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感恩还愿,展示了仫佬族民间文化。


 



图为中国罗城第二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开节仪式现场。 杨志雄 摄



图为中国罗城第二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活动现场,罗城县独特民俗吸引游客。 杨志雄 摄



图为中国罗城第二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活动现场,罗城县独特民俗吸引游客。 杨志雄 摄


 

            中新网河池11月23日电 题:中国仫佬族大规模欢庆“依饭节”

  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

  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大规模庆祝传统节日“依饭节”,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感恩还愿,展示了仫佬族民间文化。

  “凌晨4点,我们就起床做准备了。我们这支表演队伍共90多人。”罗城县天河镇村民林华宁介绍,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特有、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又叫“喜乐愿”、“敬依饭公爷”,一般以村屯或者宗族为单位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立冬以后进行。期间,家家户户杀猪宰鸡鸭,做糍粑粽子,祭拜祖先,庆祝丰收,祈求人丁安泰。

  22日9时,数万民众及慕名而来的海内外宾客会聚在罗城县民族文化广场,参加第二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开节仪式。当地民众奉上米酒、稻穗、五色糯米饭、南瓜、柑橘、柚子、红薯、芋头做的“猪”、“牛”等祭品,依次向先贤列祖敬献祭拜,头戴面具的师公作舞敬神。

  仪式罢,当地民众和基层业余文艺队排演的仫佬族风情歌舞、民族传统体育展演、仫佬族舞草龙、马狮、抬阁顶马、草编、刺绣、仫佬竹球等“非遗”项目文化展示及巡游逐一上演,整个活动充满原生态民族文化韵味。

  当天下午在罗城县东门镇石围古村、四把镇双寨村、小长安镇龙腾村、龙岸镇三灵村等乡村宗祠里举行的“依饭道场”也吸引游客参与,众人还体验仫佬族抢新娘、高杆抛绣球、走坡歌圩、迎客敬酒等民俗。

  中共罗城县委书记蒋向明介绍,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20万,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依饭节是仫佬族文化的精髓和重要象征,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蒋向明说,罗城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实施“十大文化工程”,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打造“中国仫佬族文化名城”。据统计,当地挖掘整理了非遗项目1015个,包括民间文学、音乐等十大类。

  罗城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蓝周微当日与150多名同学在依饭节上朗诵《依饭赋》。她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仫佬族山歌、古诗、舞龙狮、抢粽粑、跳竹竿等仫佬族特色民俗文化项目已进入校园课堂,学生参与积极热情很高。“我是仫佬族,我希望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