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护岩画

16.07.2016  16:07

 

岩画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化,那些来自远古的记忆讲述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左江花山岩画不仅丰富了世界岩画的宝库,更因它强大而充满热情的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成为世界岩画领域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花山申遗成功,壮乡终于圆梦。作为“崖壁上的自然展览馆”“断崖上的敦煌”,花山岩画的艺术生命也将不断发展和延续。

众志成城保护花山岩画

13年间,如何更好地保护花山岩画一直是申遗工作的重点,而岩画保护向来是“世界级”的难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自治区文化厅已经开始组织包括地质岩溶学、环境学、文物保护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专家,开展对花山岩画病害及病因的“诊断”。

2009年12月8日,宁明花山岩画岩体加固工程开工仪式在花山举行,广西多方筹措了约1亿元资金投入花山岩画的抢救和保护,标志着左江岩画保护工作转入了实质性保护阶段。在此之前,专家团队已经耗时5年着手方案研究、设计和材料试验等一系列前期工作。

2015年5月,又一个5年过去了,当宁明花山岩画完成最后一处脚手架拆除时,标志着岩画本体抢救性修复保护工程结束。左江花山岩画保护工程,不仅是中国首次对大型岩画的岩体实施保护,也是具有挑战性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实施保护工程的同时,关于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法律、管理办法也在不断升级。

如今,38个岩画点分别被列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受到保护。为配合花山岩画申报世界遗产,自治区文化厅更从2012年起,组织区内和国内外著名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展了二十多个保护工程项目和课题研究项目,并成立了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古老花山与现代的对话

对花山岩画的研究与保护,让远古的记忆得以延续,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宣传方式则丰富了花山岩画的生命力。2015年10月,崇左市壮族博物馆《百里岩画 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展览(下简称花山岩画陈列展)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花山岩画陈列展是为了配合申遗工作,以花山岩画为展示对象的专题陈列,从策展、启动到正式开放历时两年多。展览展示面积3180平方米,展示用实物180余件,图版300余张,共分为“文化景观”“天书释义”“骆越神笔”“桂风壮韵”“情注花山”五部分。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吴伟镔是策展团队的主创人员之一。吴伟镔介绍说,策展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缺少文物,如何通过博物馆的展示语言,诠释不可移动的文化景观是花山岩画陈列展的一大挑战。最终,策展团队决定跳出展览以文物展示为主的思维,巧妙利用场馆空间营造场域意境,尝试采用多种动静结合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花山岩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将闲置的外廊通道塑造成高17米、长50米的1∶1宁明花山岩画局部复原场景,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展览中还运用了许多先进的空间展示技术,最大亮点莫过于全沉浸式巨幕镜像空间。这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意向影视新技术,5分钟的短片带领观众如身临其境般领略崇左地区峰峦起伏的喀斯特地貌,沿着曲折迂回的左江穿越到2000年以前,感受古老骆越先民用智慧创造的岩画文明。

保护花山是永久的课题

借由博物馆的专题展示,从2015年10月开展至今已经吸引了近5万名游客到馆参观。此外,围绕申遗开展的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如火如荼。

广西先后组团赴美国和贵阳参加世界岩画大会年会、中国岩画展、赴申遗成功地学习取经;创作排演了以花山岩画为主题的壮族岩画大型音乐舞蹈诗剧《花山》、杂技剧《百鸟衣》,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国内巡演;开展了“我与花山岩画”征文和老照片征集等民众宣传活动……

当申遗成功的好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广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家办公室副主任蓝日勇激动万分,但更多的是感到责任重大。因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而非终点,今后广西仍将全面加强花山岩画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翻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可以看到,规划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内容涵盖了保存现状评估、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本体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展示利用规划等内容。

蓝日勇介绍说,目前花山岩画主要病害包括岩块风化剥裂造成岩画脱落,石钟乳、石帘及碳酸钙沉积物等覆盖岩画,沙尘覆盖,生物侵蚀,强光照射造成褪色五大问题。在此之前的岩画保护工程仅针对岩面风化剥落一项,这也意味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