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个垃圾分类横县样本 区内外不少城市来取经

07.06.2015  12:02

6月1日下午,在横县县城一居民区,居民已将垃圾分类,等待环卫工人上门收集。

    横县因为是“中国茉莉之乡”而被人熟知,其实它还有另一张响亮的名片——垃圾分类收集的“横县样本”。2000年9月,横县在全区众多县城中率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经过15年努力,有居民坦言:“现在想不分类都难。”垃圾分类收集在横县的效果有目共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目前已达到70%以上,源头分类正确率超过90%。区内外不少城市纷纷前来横县取经

     探访 居民称“现在想不分类都难

    6月初,南国早报记者到横县走访。干净、整洁,是这个县城给人的第一印象。街道两边的垃圾箱,注明有“可堆肥”与“不可堆肥”字样。在自建房居住区,居民会将垃圾按“可堆肥”与“不可堆肥”分装到两个桶内,每天的固定时段,他们将垃圾桶放到门口,待环卫人员上门收集。

    在单位宿舍区或住宅小区,先由居民从源头上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再由各单位、小区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垃圾分类质量,并确定垃圾临时存放点。在分类正确的前提下,由环卫站派车收集。若分类不正确,环卫站有权停收停运。

    按照生活垃圾成分构成和产生量,结合当地垃圾资源利用的处理方式,横县将生活垃圾分为三类:一是可堆肥垃圾,包括动植物、厨余物等;二是不可堆肥垃圾,包括纸、塑料、织物、玻璃、砖瓦陶瓷、煤渣等;三是危险垃圾,包括废电池、农药瓶、荧光灯管、油漆桶等。

    走访期间,记者数次跟随环卫人员上门收集垃圾,发现多数居民分类基本正确,即使没有垃圾桶,他们也会用袋子将垃圾按照“可堆肥”与“不可堆肥”分装。在安宁街,有居民直言:“分类多年了也就习惯了,现在想不分类都难。”对于垃圾分类,横县民族中学还特别制订校规,安排学生检查各班级垃圾分类情况,检查结果与班级考核挂钩。

    横县环卫站副站长雷承津说,截至目前,横县的垃圾分类工作已推广到城区1万多户居民,200多个单位、小区、酒楼及13所中小学校,分类收集率超过70%,源头分类正确率超90%。“区内很多城市前来交流,区外的广东、山东、贵州等地,也不时有人组团前来取经交流”。

     调查 横县也曾遭遇“垃圾围城

    “横县样本”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在2000年试点垃圾分类以前,横县县城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平均为70吨,高峰期可达100吨。对于这些垃圾,当时或是任意堆放,或占用农田堆放,污染土壤和水源。后来采取垃圾集中收集填埋方式,可由于技术及管理原因,未经任何处理就填埋的垃圾造成了二次污染。

    这种“服务当代贻害子孙”、“清洁城市污染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饱受诟病。上世纪9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推荐下,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IRR)与横县政府签订乡村综合改造教育合作协议。此次跨国合作,成为横县打破“垃圾围城”的契机。1999年,横县筹建了“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管理项目”,并于2000年9月正式开展分类收集试点。

    时任IIRR项目中国部协调员的张兰英说,当时有人提出要从社区这些环境好的地方开始试点,而张兰英却认为,要做好垃圾分类,须从最棘手的地方着手,困难才会迎刃而解。最终,试点被选在当时最脏乱差的西街和马鞍街。两条街有200多户居民,房子背靠郁江,居民们总是随手将垃圾丢入郁江。久而久之,在郁江和这些居民的房子中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垃圾带”,臭气熏天,居民连窗户也不敢开。

    经过3个月努力,两街居民不仅主动配合环卫站的工作,且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5%以上。由于试点效果显著,经IIRR引荐,美国一个基金会和香港浸会大学黄焕忠教授对横县给予项目资金、运作和堆肥技术支持,横县进而向全县推广分类垃圾资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