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技” 合作共赢 —广西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人才小高地掠影

15.06.2017  01:02

      广西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人才小高地(以下简称食药小高地)于2012年3月成立,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作为牵头建设单位,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和广西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中心作为建设载体单位。几年来,三个单位携手共建,聚集了多位国内外食品药品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技术科学前沿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大量技术人才,重点解决了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广西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章立制打造人才小高地精品工程

      为规范化管理,设立领导小组作为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下设人才小高地建设办公室和学术委员会,其中办公室设在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学术委员会由三个单位的技术团队组成。组织架构的确立使得三个单位的联系沟通更顺畅有效。为加强三个建设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联席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不定期召开联席会,群策群议共建小高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利用。

            培养了一批优秀专家技术团队

        利用“食药小高地”的平台优势,将人才小高地能力建设和提升工程与其他优势平台(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广西特聘专家、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西检验检疫标准化委员会等)的发展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几大平台,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呈现“群雁高飞头雁领”的“雁阵效应”,共同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检验检测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引进高端学者4名,包括选聘院士1位(朱蓓薇院士)、八桂学者1位(赵谋明教授,原为长江学者)、广西特聘专家2位(马双成所长、何兰教授)。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博士2名充填实验室。小高地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30多人,博士生3人。培养的学生都投身到广西的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管理岗位,发挥应有贡献。

                一批科研创新成果相继转换

        标准成果转化明显。出版《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广西配方颗粒质量标准》、《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指南》等8部专著。制订国家和行业、地方标准50余项。“广西壮药法定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研究”荣获2013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2014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食蟹猴检测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应用》荣获201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金花茶》荣获2015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荣获国家药品检验和质量分析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荣誉称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食品二氧化硫测定的蒸馏装置》获得授权。

      产学研合作研究有效。近三年,“食药小高地”共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国家基金项目、广西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120多项。技术团队经常走出去,为广西上百家食品企业提供过技术和管理的帮扶,尤其广西百洋、皇氏、果香园、明阳等几家食品类上市公司,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十余项技术成果获得的转化。

      地方资源探索研究成效明显。广西拥有丰富的壮瑶药资源,自治区所联合两家载体单位,以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等,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构建技术难题攻关小组。借助高校科研机构在药材采集、药材鉴定上的特殊优势,结合自治区所在质量标准方法探索、复核检验等方面的技术专长,开展具有广西特色的壮瑶药标准制修订、质量研究等工作,建立壮瑶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结束了我国壮瑶药没有典籍、标准的历史,开创了民族药监管的新起点。

            社会服务技术服务效果显著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食药小高地”三个单位合作攻关,在问题植物油、问题大米、H7N9禽流感事件、假羊肉风波、龟甲胶和鹿角胶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时,主动出击、有效应对,大大提高了小高地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同时,“食药小高地”团队作为行业专家及智库,每年参与广西工信委、广西科技厅、广西食药局等关于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教育教改建言献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规划、地方性法规的制修订等提供咨询建议与服务。三个单位还经常走出去,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对企业因销售目的的委托检验、或补充申请的注册检验,以及公安部门、法院等送检的案件查办样品,及时安排技术人员,及时完成检验并发出报告,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