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广西推动文化扶贫扶出精气神

30.10.2018  14:41

在柳州“非遗学堂”第46期三江分学堂上,学员们学习侗族琵琶弹唱技艺。   龚普康 摄


宾   阳

10月24日晚,广西桂林阳朔县的刘三姐山水剧场安排了两场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虽然下着雨,但演员们依然冒雨出演。“一方面赚钱重要,另一方面演出已融入骨髓,也舍弃不得。”来自阳朔县阳朔镇木山村的兼职演员徐全光说,文化不仅让村民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在追求幸福生活中更具精气神。

2012年以来,广西大力推动文化扶贫工作,通过“建设施”“办活动”“订机制”“兴产业”等系统性创新措施,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地区呈现出特色产业促增收、基层服务有载体、文化生活更丰富、乡村面貌大改变的生动景象

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开演至今,长盛不衰。在参与演出的1000多名演员中,就有一部分是周边村屯的村民。

周边5个自然屯里有70多人参加了《印象·刘三姐》的演出,还有120多人在这个项目的其他岗位工作。”木山村村干部黄金财表示,《印象·刘三姐》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木山村村民表示,在以前,这里的生活十分艰难,村民只能靠打鱼为生。《印象·刘三姐》开演后,村民们被招聘为演员或进入相关岗位,白天干农活、捕鱼、撑竹筏,晚上到剧场上班。十几年来,他们的月工资由原来的800多元涨到了数千元,旺季还有奖金和加场费。除了在《印象·刘三姐》里工作,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当地村民还开起了民宿、特色餐馆、咖啡厅和特产店,实现多种经营。2017年,木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此外,前些年,《印象·刘三姐》项目方还和相关旅游学院合作,开办演艺班,至今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学员。这些主要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如今已在全国各地从事演艺工作,且月薪多在4500元至10000元。

与《印象·刘三姐》同样声名远播的,还有颇具产业规模的玉林芒编、柳州螺蛳粉、钦州坭兴陶……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广西各地依托地方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方兴未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扶贫的生力军。

艺术普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0月25日,为期20天的柳州“非遗学堂”第46期三江分学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开班,40余名侗族琵琶爱好者欢聚一堂,齐学侗族琵琶弹唱技艺。

2015年6月,柳州市群众艺术馆推出公益培训“非遗学堂”,每月一期,采取讲座、观摩、体验和互动等形式,深受群众欢迎。近两年,“非遗学堂”开始走出柳州市区,通过设立分学堂的形式辐射周边地区,为三江、融水等贫困县区的基层文艺骨干和民间艺人提供系统性公益培训。

公益培训是全民艺术普及的重点,也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关键。”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林园说,以三江为例,目前,“非遗学堂”在三江先后开展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农民画、中渡草编、扎染、锦桂楼桂饼制作技艺、侗族刺绣等特色民族文化主题培训,累计培训学员近300名。在这些学员的带动下,三江的群众文化活动日趋繁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熊健厚表示,经过近10年建设,广西90%的贫困地区已建成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最近3年,全区投入2635万元到3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石漠化片区县实施“送戏下乡”和“戏曲进乡村”;投入1320万元,共举办培训班109期,培养基层文化骨干6218人

扶贫先扶志”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5月,在山东举行的“中国梦·扶贫攻坚影像盛典”上,35部广西扶贫作品获奖,其中5部作品获得一等奖。

今年1月起至今,广西文化厅组织了区直机关“啃下硬骨头 共同奔小康”扶贫故事走乡村巡演15场。

广西文化厅厅长张虹表示,“扶贫先扶志”,针对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最近几年,广西各级文化部门、公益性文化机构大力引导和扶持扶贫题材文艺创作,先后创作出壮剧《第一书记》、歌曲《扶贫路上》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精品力作,并深入贫困地区巡演,社会反响强烈。

在广西,国家一级演员杨建伟可谓大名鼎鼎。他的扶贫题材的小品剧本、视频等在网上的传播率极高,《懒汉脱贫》《我们是一家人》等作品广受好评。“扶贫题材的作品要带着正能量的心态去创作,才能给人以熏陶,以力量,以希望。”杨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