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波在全市“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 电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5.11.2014  13:10

  市长 周红波

  同志们:

  11月14日上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同志和自治区主席陈武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作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今天,市委、市人民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电视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动员大会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好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我市开展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动员全市上下迅速开展“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确保活动启动顺利、开局良好、成效明显。

  刚才,会议播放了“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专题汇报片,举行了企业现场捐赠仪式,并为捐赠资金或物资的企业和个人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下一步,市委、市政府还要对“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和“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

  下面,受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同志的委托,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5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群众过上美化生活的新期待,作出了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我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开展了“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围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个专项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场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往见到的“垃圾围村”“垃圾塞沟”“垃圾盖田”现象基本消失,农村“脏乱差”状况明显改善。很多在外务工的南宁人都强烈感受到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大家普遍认为,“清洁乡村”活动确实是惠及全市乡村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新风工程、作风工程。特别是今年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举办期间,优美整洁、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形象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二是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正在形成。通过“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全市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群众增收的良性互动,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部分群众由一开始的观望、等待、依赖,逐步转变为主动配合、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农民群众纷纷反映,现在村里乱扔垃圾的少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参与公益活动的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农民群众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累计筹资1.44亿元,今年第三季度考评第三方抽查显示,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清洁乡村”活动基层群众参与率达83.56%。三是推进活动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活动的机制保障建设,从活动开始就立足于长远,研究出台了《“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把活动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持续推进解决制约我市农村生态宜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快“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各级各部门的一批长效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全市已有12862个自然屯制定了环境卫生村规民约,12307个自然屯配备保洁员,这些都为活动常态、长效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3200多名驻村干部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清洁乡村”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在广度上,少数村屯仍然存在卫生死角,示范村屯和一般村屯整治效果差距较大;在深度上,垃圾、污水处理方面投入不多、进展不快;在持续性上,还要继续把“清洁乡村”活动长期抓下去;在干部作风上,活动开展将近两年,部分干部产生了疲劳厌战思想和麻痹懈怠情绪,导致工作措施不力、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目前,各县区、开发区建立了不少机制,但有些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群众主体作用上,部分乡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较差,参与热情不高,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激发。对于这些问题,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认真加以解决。

  同志们,当前巩固扩大“清洁乡村”活动成果任重道远。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分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每隔两年启动一个阶段,用八年时间持续推进。每个阶段一个主题,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后还要持续开展下去,四个阶段是一个层层推进、逐步深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彭清华书记在全区动员大会上强调,这是一场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升级、没有终点的持久战。今天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正式全面启动,这是“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重大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清洁乡村”活动的延续和拓展,是“清洁乡村”活动的“升级版”,我们要在善始善终抓好“清洁乡村”活动的同时,做好衔接过渡,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系统工程。“生态乡村”活动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联系更为紧密,效果更为直观。在这一阶段,要重点开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突出绿化美化农村生活环境、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使乡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根本转变,实现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我们南宁市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城市,与发达城市比规模、比经济总量,差距还比较大,但比特色、比生态、比人居环境,我们还是有优势的。我们要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和提升我们的生态环境优势,更加注重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开展“生态乡村”活动,就是我们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为农民群众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安全有序、工作生活舒适的宜居家园,让农民群众过上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对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理清思路,紧扣重点,牢牢把握全面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关键环节

  根据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拟订了我市《“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和“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以及农村住宅建设管理行动方案、“三清洁”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以明确今后两年全市“生态乡村”活动的目标任务。11月22日,市“美丽南宁”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已经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这些文件,为使文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今天作为征求意见稿一起印发给大家,请各部门各单位回去后认真组织研究,在本周四(11月27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市乡村办,市乡村办要尽快修改完善,报市委、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印发执行。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县区、开发区要高度重视这套文件的修改,要结合各自实际,对目标任务的设置、完成时限等做好科学分析,不能简单“拍脑袋”,党政主要领导要最后把关,并在反馈意见上签字确认上报。这套文件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下发后,各级各部门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更细致的工作,抓好重点环节、关键领域各项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这里,我主要强调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抓住群众主体这个核心,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群众是农村的主人,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不可能顺利推进和取得成功。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既是“清洁乡村”活动的重要经验,也是“生态乡村”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我们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使活动开展成为激发群众主体意识的内在动力。要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开展是否成功的标准,始终牢记农民群众的事最终都由农民群众说了算。要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入手,认真回应群众吸上清新气、喝上放心水、走上平坦路、活在生态村的热切期盼。在活动中,要把决策权交给群众,乡村建设如何搞,搞到什么程度,搞哪些项目,资金如何筹集,工作如何实施等,要和群众商量着办。工作中遇到阻力或困难时,把问题摆到桌面和群众讨论,向群众请教,群策群力去攻克。要探索科学的利益激励机制,完善以奖代补等措施办法,让群众投工投劳有回报、出智出资有收益,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会真心拥护“生态乡村”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第二,要抓住干部服务这个关键,进一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干部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群众能不能发动起来,关键看干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生态乡村”活动作为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认识到“生态乡村”活动事关农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生活质量,事关南宁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首位度的提升,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任务,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长期抓下去。在活动中,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好头,带头深入基层、深入村屯、深入群众,挽起袖子、卷起裤脚和群众同劳动、共出力,真心实意打成一片;同时,要围绕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目标,敢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处理复杂矛盾、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把“生态乡村”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第三,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重点,进一步发展生态型经济。农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没有产业作支撑,农民的口袋鼓不起来。我们要把“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与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成为推动农村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各县区、开发区要立足实际,借助自治区重点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扶持和培植茶叶、竹木、茧丝绸、果蔬、中药材、特色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特色产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特色农业、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等良好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着重做好当地优美自然景观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文章,着力打造集亲水、近山、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加快推进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良性互动的好局面。

  第四,要抓住农村特色这个基础,进一步发掘乡土文化底蕴。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色。我们开展乡村建设活动,目的就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更加美好,绝不能出现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的问题,这也是我在检查各县区综合示范村建设时反复强调的。希望市直各职能部门和各县区、开发区要从实际出发,加强重点区域整治和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科学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区别对待种植型、养殖型、旅游型、保护型等各类村屯,差异化指导推进。要体现农村特色,尊重农村乡土文化和自然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村一面”,防止照抄照搬城市的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在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农村住宅建设管理”这一重点工作,努力塑造壮乡建筑特色。比如,道路硬化方面,屯内行人的道路可以就地取材用片石、砖头铺设,不要求全部用水泥铺设;农村房屋改造,也可以用块石、砖头和条木点缀,不要求全部贴瓷砖、用涂料;村屯绿化也不要走城市园林绿化的老路子,尽量多种乡土树,多种经济林,多搞庭院经济;水源地保护不一定都要建水泥围墙、铁栅木栏,可以围一圈绿篱笆,种一片水源林,既方便、经济又有生态特色。总之,要巧借山形、善用水势、活用资源,突出房屋、庭院、山水特色,描绘别致多样的山水田园风光,营造“一个村屯一座绿岛”的生态美景;同时,要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打造地域文化名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风、一村一韵”的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形成特色村屯旅游品牌。

  第五,要抓住资金保障这个难点,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筹资渠道。资金是活动顺利推进和取得实效的保障。“生态乡村”活动需要大量投入,市财政明年共计划筹措各类资金18亿元专项用于“生态乡村”项目建设。但是,市财政的财力十分有限,仅仅依靠市财政投入是很难实现生态乡村建设目标的。对此,各县区各部门必须跳出单纯依赖财政投入的框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生态乡村建设。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才是真正的有本事、有能力。希望各级干部特别是县区的领导干部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既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整合起来用在“刀刃”上,又要完善各种激励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企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到“生态乡村”活动,吸引更多资金下乡进村,支持活动开展。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充分借鉴“清洁乡村”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创新资金筹措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可以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建设一些能影响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精品、生态观光和环保型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借助外力提高“生态乡村”活动建设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凝聚社会正能量,引导企业家、社会贤达、致富能人等捐款捐物,共助乡村建设。今天大会举行了企业现场捐赠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下一步,我们在这方面还要下更大力气,共同引导全社会参与、支持生态乡村建设。

  第六,要抓住示范引领这个经验,进一步加强示范典型打造。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在乡村建设重大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破解问题敢走新路,活动推进稳步扎实,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做法。在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中,这些经验做法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发扬,特别是要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乡村建设示范典型,在全市树立和推广一批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农村建设管理等示范典型,借助示范村、示范项目、示范点的辐射作用,实现以点带面,抓点做样,全面推进,为建设“美丽南宁”提供强大动力。具体来说,要整合资源,在全市打造20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屯、30个“饮水净化”市级示范项目,打造一批道路硬化“五好”(责任落实好、管理规范好、工程质量好、环境保护好、制度建立好)示范点和40个采用推荐户型及其建筑风格的整村推进村屯,建设30—50个市级示范性村史室和民俗民居示范村屯,实现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七,要抓住长效管理这个根本,进一步探索创新完善机制。乡村建设活动是一件深受群众拥护的好事,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要更多运用新机制、新办法、新措施,确保活动推进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要继续用好“清洁乡村”工作目标专项考评机制,同时结合“生态乡村”活动实际进一步调整充实和修改完善,强化结果运用,严格兑现奖惩措施,使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切实解决县区财力不足、各级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分散、衔接不够、交叉重复、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此外,要继续完善和用好协调推进机制、长效管护机制、“以奖代补”机制、村民民主自治机制等机制,创新更多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生态乡村”活动推进更顺利、成效更明显、作用更持久。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全面推进“生态乡村”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搞好“生态乡村”活动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开好局,起好步,打响头一炮,又要树立全局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发动群众参与,不断把活动推向深入。

  第一,组织领导要讲配合、强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县区、开发区要把“生态乡村”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两年农村的一项中心工作、攻坚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落实,做到资金保障到位、技术指导到位、项目衔接到位、服务职责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努力形成全市上下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驻邕部队要通过结对帮扶、合力共建、对口支援、捐资捐物等方式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广大群众,凝聚各方智慧,汇集各种力量投入到活动中来。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要拿出比抓“清洁乡村”活动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集中力量打赢“生态乡村”活动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已成立的“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沉下身子,积极引导、督促、协助基层党组织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县区和乡镇各级乡村办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将“生态乡村”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切实抓好活动的推进落实和督促检查。

  第二,自我加压要高标准、严要求。南宁作为首府,是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两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扎实有效推进“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生态乡村”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对于区内其他兄弟城市而言,首府城市责任更大、任务更重、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生态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城乡形象、提升首位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自我加压,以锐意进取的魄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务实的举措、创新的思维,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好首府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宣传舆论要强声势、聚合力。市委宣传部要牵头负责,市属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主渠道作用,在做好“生态乡村”活动动员大会前营造声势的同时,继续做好会中及时报道、会后跟踪宣传有关工作,力争把“生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时间步骤,传达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覆盖到各个社会阶层,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形成强大活动声势,迅速掀起活动热潮。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大科普力度,加强良好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农村环保、生态文明等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培育良好行为习俗,促成文明新风尚。要凝聚各方共识,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活动开展的浓厚氛围。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活动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曝光,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通过媒体宣传,突出成效,展现形象,促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第四,法治保障要严管理、促长效。乡村环境卫生整治不能局限于突击性、阶段性的模式,必须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活动开展,依法解决活动推进中遇到的难题,切实推动“生态乡村”活动走上法治化的轨道。要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理念贯穿于乡村建设工作的始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目前,我市修订的《南宁市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提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审议通过后要抓好宣传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快制定《南宁市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标准》,加强乡村林业资源保护、人畜饮水安全、交通运输保障等领域综合执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此外,要建立健全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活动的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农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发展利益,使活动真正成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过程,确保“生态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同志们,建设“美丽南宁”是市委、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美丽广西”重大战略部署的务实之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科学发展所需,又是历史重任所托,更是人民群众所盼。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携起手来,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推进“生态乡村”活动有序开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农村,为奋力提升首府南宁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
南宁230多名市政工人出动排涝 紧急处置各路段积水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昨日,南宁新闻网
暴雨来袭南宁市区多地积水多车抛锚 雨天需减速慢行
  清厢快速路北大桥下路段出现严重积水,南宁新闻网
南宁市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南宁市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王小东周红波南宁新闻网
舞动山歌新韵律 南宁编创舞剧《刘三姐》进京演出
舞动山歌新韵律 ——广西南宁编创舞剧《刘三姐》进南宁新闻网
5岁男孩在公园游玩时走失 民警助其迅速找到家人
   走失小男孩在民警的帮助下与妈妈团聚 南宁新闻网
男子出门务工无钱返家遇困境 南宁民警热心伸援手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游智超 通讯员余萍)5月2南宁新闻网
新能源车推广得力 广西获奖4440万元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韩沛)广西首次获南宁新闻网